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国际储能项目 返回

罗马尼亚开始绿色转型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0-13 浏览:

  2010年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对于罗马尼亚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年7月,罗马尼亚国会通过了《220号法案》,即《可再生能源促进法案》。这标志着这个国家已经开始转型,要在欧洲可再生能源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风电迎来“迟来的春天”

  在罗马尼亚,政策缺乏透明度、空间规划不合理和环境影响评估审批程序繁杂一直是风能发展的主要障碍。当2008年罗马尼亚《220号法案》浮出水面的时候引来了国际社会的一片赞誉,各大公司也对这个有助于罗马尼亚开放风电市场的法案表现出颇高热情,似乎罗马尼亚风电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然而,这个“春天”一等就是两年。由于受地方法规以及欧盟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个法案直到今年7月才在国会得到通过。

  尽管如此,由于已经相对缩减了项目周期,并减少了项目成本,在未来三年内,罗马尼亚将有3000兆瓦的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欧洲风能协会项目经理伊格介绍,目前在罗马尼亚风电并网项目的周期和成本已经要优于许多欧盟国家,但仅有很少的风电场并网运行,因此我们不知道这种积极的趋势是否会继续下去。伊格还表示,罗马尼亚缺乏可再生能源并网项目的经验,现在需要简化决策过程和审批流程。

  此外,欧盟还于近期宣布,他们资助了一个名为“风电壁垒”的项目,旨在为加快罗马尼亚的风能发展提出建议。改进的措施包括增加风电并网项目决策的透明度,对适合建设风电场的区域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以吸引投资者,并简化环境影响评估的审批流程。

  风电发展仍存障碍

  今年6月,捷克CEZ能源公司在位于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东边170英里的芬特奈里地区安装了首个风力发电装置,并成功连接至国家电网。该工程耗资达11亿欧元,有望在明年成为欧洲最大的风电场,总功率达600兆瓦。在此之前,西班牙清洁能源产业巨头伊维尔德罗拉也宣布将在罗马尼亚打造全球最大风电场,该公司计划与罗马尼亚本土公司合作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路基风力发电场,总功率达到1600兆瓦,总投资额将有望突破22亿欧元。

  在芬特奈里这样一个仅仅依靠农耕几乎无法生存的穷乡僻壤,CEZ公司的投资简直就是飞来横财,CEZ公司承诺在其公司安装风力涡轮发电机的地方,给当地老百姓每年3000欧元的租金。尽管此次芬特奈里风电场只有部分风力涡轮机与国家电网进行连接,发电规模仅为67兆瓦,但对于罗马尼亚的风电已经是一个长足的进步。因为2009年,罗马尼亚利用的风能仅仅只有14兆瓦。

  罗马尼亚风能协会对于罗马尼亚风电的发展充满信心。他们表示,2010年罗马尼亚风电规模将有可能达到650兆瓦,而到2020年则有可能达到5吉瓦。这个数字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AREE执行理事达纳说:“我相信罗马尼亚的风电发展将创造欧洲的记录。”

  罗马尼亚东南部地区曾被专家评价为欧洲最好的风力发电区域之一,黑海同样给了罗马尼亚发展近海风电的有利条件。尽管已经建成奈里风电场这样的大型风电场,但罗马尼亚想要大规模发展风电还面临一个严峻问题,那就是国家电网的规模无法跟上风电发展的步伐。

  除了CEZ能源公司和伊维尔德罗拉,其他能源公司如意大利Enel公司、葡萄牙EDP公司和奥地利OMV公司也都表示有计划在罗马尼亚投资风力发电。但是罗马尼亚经济部长维代亚努表示,在缺乏主要投资方的情况下,国家电网的负载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维代亚努还透露,近期政府收到请求,希望能让总发电量达到23000兆瓦,但这“远远超过了系统负荷”。

  毫无疑问,想要发挥罗马尼亚的风电潜能,大规模的投资和对可再生能源立法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解决电网规模也是当务之急。而对于罗马尼亚来说,其风电发展才刚刚迈出第一步而已。

  新能源发展多点开花

  除了风能,还有许多绿色能源都是罗马尼亚发展的对象。森林覆盖面积超过1/4,以及丰富的农业资源给罗马尼亚提供了发展生物质能的优异条件。目前,罗马尼亚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规模达到4000兆瓦,大部分用于供暖。今年早些时候,罗马尼亚宣布将建国内第一个生物质能发电厂,地点位于西部的提米斯郡,该发电厂是由德国投资建造的,将利用该地区种植园中的藤条发电。

  除了生物质能,地热能同样是罗马尼亚发展绿色能源的一个重点。据统计,罗马尼亚的地热潜能高居欧洲第三,不利用的话着实可惜。事实上,在罗马尼亚西部和南部地区,以及喀尔巴阡山脉地区已经遍布200多个地热井。罗马尼亚环境部长早前曾多次表示政府支持发展地热资源,并将加强地热基础设施的建设。

  尽管仍然存在很多障碍,但这些事情已经能够说明,这个能源供应长期依赖煤炭和大型水电站的国家,已经做好开始广泛使用清洁能源的准备了。

分享到:

关键字:罗马尼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