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月16日公司注册,7月20日生产,预计到12月底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这是安徽华源之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的“成长足迹”。
冬至时节,记者来到位于阜合园区的华源之光,只见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目前订单比较多,所以必须时刻‘在状态’。”公司副总经理唐骏锋说,今年以来,公司的储能产品销售持续向好,倒逼生产“提速”。
走进公司精密结构件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操作机器,将一块块钢板制作成形态各异的结构件。“为了确保质量,我们从钢材的选购到每一个零部件的加工都十分认真仔细。”唐骏锋说,源头把控让储能机柜“硬核”可靠。此外,公司充电桩、线束的生产设备正在安装,即将全面投产。
“双碳”背景下,新型储能产业迎来快速增长期,也为华源之光带来利好。在公司储能系统展示车间,记者见到多款即将发往客户手中的产品。
“工商业用户用电有三个阶段,分别是谷时、平时和峰时,不同阶段电价不同。储能的工作机制是在谷时将电能储存起来,在峰时将电能释放,如此一来则能节约资金。”唐骏锋介绍,以华源之光最小储能233度电的系统为例,该系统每天可为用户节省电费约200元;如果使用储能近9000度电的系统,每天可节省电费约7200元。
“通过削峰填谷方式,华源之光的储能解决方案可以有效缓解企业扩容困难、用电成本高等问题。”唐骏锋说。
另一个让华源之光在市场销售上“一路向上”的秘诀是——充放电效率。“从成立之日起,我们便将科技研发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与高等院校、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我们的充放电效率始终处于行业领先位置。”唐骏锋说。
唐骏锋介绍,由华源之光提出的大型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采用预制舱式直流侧液冷储能电池系统,集成度更高,其模块化设计和预装安装形式,可满足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多场景的储能集群需求;由其提出的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可有效解决用户因新增充电单元引起的变压器扩容问题。
“系列储能产品在市场的火热销售,推动公司业务持续向好。”唐骏锋介绍,预计公司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
“当前,我们正全力推动储能PACK、电芯等工厂的建设以及设备调试与试生产。”唐骏锋说,将全力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加速成长,早日实现全部达产目标,为阜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