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贵州省毕节市:绿色储能 未来已来

作者:陈曦 韩磊 李华 来源:毕节日报 发布时间:2024-12-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仲冬时节,乌蒙之巅,一座座巍峨的风力发电机若隐若现,巨型叶片在云雾缭绕中不停地转动着。而分布于全市各地的储能电站内,电池舱整齐划一,正在上演着一场场无声的“能量交响”,精密地进行着电能的“下载”与“上传”,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这一切,不仅令人振奋,更让人对绿色能源充满期待。

  伴随着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建设新型储能系统,保证能源安全和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需求愈发迫切。立足国家所需、未来所向,毕节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近年来,毕节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上持续发力,创新技术不断涌现,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毕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赛道上疾驰而行。

技术研发蓄动能

  位于毕节高新区产业园旁的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从高空鸟瞰,其自主研发的“1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宛如一座宏伟的“能源堡垒”。

  该研发中心自2014年8月获国家能源局批准成立以来,便与毕节市携手,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共同打造贵州省首家大规模物理储能领域的国家级研发中心。

  肩负着推动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使命,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在压缩空气储能、蓄冷蓄热、新型抽水蓄能等储能领域深耕细作,一路向前。

  2021年10月9日,该中心电力线路设备成功并网,这标志着毕节在“新能源”物理储能发电领域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

  “简而言之,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就是在用电需求低谷时,利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成高压空气储存于储气装置中;而在用电高峰时,释放高压空气,驱动膨胀机进行发电。”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毕节)研发中心科技发展部负责人张少朋介绍,这一技术在业界被誉为“空气充电宝”,在“双碳”战略背景下,其发展前景可观。

  在储能技术的产业化方面,该中心研发的10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天然气余压发电技术等,已在相关领域得到应用。其中,天然气余压发电技术以输气管道内的天然气为工质,利用余压透平回收工质压力势能实现发电。此外,研发中心还积极与毕节高新区内的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储能产业的发展。

  张少朋认为,储能技术彰显了新时代的先进生产力,而该中心的研发成果与之高度契合。随着这些成果的逐步应用,必将为毕节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体系贡献积极力量。

项目建设热潮涌

  踏入贵州金元纳雍独立共享储能电站,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大型储电电池,蔚为壮观。

  贵州金元纳雍独立共享储能电站,作为毕节市首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共享储能电站,不仅标志着毕节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更是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该电站坐落于纳雍县文昌街道石板河社区,总投资近3.5亿元,面积25.6亩,由30组电池仓和一个高效能整体升压站构成。2023年8月动工,于当年11月成功实现并网倒送电,顺利投入运行。

  该电站的运行灵活高效,它能在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充足且用电需求较低的时段进行充电储能,在风力、光伏等新能源发电量减少及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储存的电能,能有效缓解电网的调峰压力。

  该电站的顺利投运,进一步增强了毕节电网的调峰调频能力,为当地群众和企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此外,位于金沙县、黔西市的两个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也同步建成并实现全容量并网运行。这两个项目同样采用了先进的储能技术,与纳雍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形成互补,共同构建起区域性储能网络。

  抓住风、留住光,“储”力前行。近年来,众多标志性储能重大项目在毕节相继建成投产,助力储能产业“茁壮成长”。

“链”上发力成集群

  临近岁末,寒意袭人,但在毕节各储能产业基地,依旧是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在位于毕节高新区的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各条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着组装、调试产品。

  作为毕节高新区储能电池产业龙头企业之一,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2015年落户以来,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坚持创新驱动,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势头蒸蒸日上。

  “如今,年产量已跃升至7000万只锂电池,我们致力于构筑一个日产能达70万只锂电池的尖端生产基地。随着项目的不断投入与建设,各阶段的生产线建设正有序推进。”贵州贵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张力中表示。

  从挑选原材料到最终锂电池成品的诞生,贵州贵航新能源的整个生产周期大约10天。然而,对于研发阶段所投入的时间,却难以用数字来衡量。

  为助力园区内众多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毕节高新区主动扮演“红娘”角色,积极促进企业与省内高校合作,此举不仅为企业带来技术支持,也为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提供路径。

  在威宁自治县长通威宁新能源产业园内,贵州一道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正繁忙而有序地运作着。一系列光伏组件产品经过20多道精细的工序后,就可以发往全国各地的市场了。

  “对企业而言,完善的产业链将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加之本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市场潜力巨大。我们的投资正是为了更贴近市场和客户。”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满怀信心地说。

  自毕节起步,长通新能源正与合作伙伴紧密合作,积极投身于贵州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之中,为贵州光伏项目和储能项目提供本土制造的高品质光伏组件和储能设备,共同推动绿色能源发展。

  储势赋能,向新而行。

  培育储能发展新动能,提升技术创新新能级,拓展储能应用新场景,打造储能发展新引擎,营造储能发展新生态。毕节市储能产业必将在能源革命浪潮中乘风破浪,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储能产业版图上一颗璀璨明珠。

分享到:

关键字:毕节市,新型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