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氢储能 返回

关于“氢脆”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智见能源 发布时间:2024-12-3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一、氢能的大规模应用及运储问题

  氢能被广泛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在多个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特别是交通领域、分布式发电与热电联供、工业用氢、储能介质。

  未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时,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具有间歇性,氢能可用于大规模、长周期的能量储存,实现能源供需平衡。

  氢气的运输与存储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一个主要技术瓶颈,因为它在常温常压下体积庞大且易燃易爆。以下是氢气运输和储存面临的问题:

  1. 体积密度低:氢分子是已知最小的分子,导致其在标准条件下的密度极低,需要很大的空间来储存。

  2. 安全性问题:氢气具有很高的燃烧能量(爆炸极限范围较宽),这意味着它在泄漏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高压条件下。

  3. 压缩储存:为了提高储氢效率,通常采用高压气体储存,如将氢气压缩至350-700 bar的压力进行车载存储。但高压容器的设计、制造和维护成本高,并且对材料性能要求苛刻,以防止因氢脆等问题引发的安全风险。

  4. 液化储存:另一种方法是将氢冷却到约-253°C使其液化,大大减少其体积,但这需要复杂的液化设备以及高度绝热的容器,同时液氢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能耗较大。

  5. 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研发新型的储氢材料,如金属氢化物、碳基材料等,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反应储存氢气,以达到更高密度的储存。然而,这些技术往往存在吸放氢速率慢、循环稳定性差或成本高的问题。

 二、“氢脆”及发生的机理

  在氢气的存储及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氢脆”。氢脆(Hydrogen Embrittlement)是指金属材料在吸氢后其机械性能显著降低,尤其是在应力作用下容易发生不延展的脆性断裂现象。这种断裂通常表现为突然、无明显塑性变形的特点,使得原本具有足够强度和韧性的材料变得非常脆弱。

  1. 氢原子扩散与吸收:氢原子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金属内部,如电化学腐蚀过程中产生的氢气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或是在焊接、酸洗等高温处理过程中由水分或其他含氢介质分解而产生。

  2. 氢在晶界聚集:由于氢原子体积小,可以轻易穿过金属晶粒间的晶界,导致在晶界处聚集。这些氢原子会增加晶界的能量,使金属内部的应力集中度增大。

  3. 位错钉扎与氢陷阱:氢原子能够嵌入金属材料中的缺陷位置,如空位、位错线等,形成氢陷阱,阻碍位错运动,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4. 微观裂纹的产生与扩展:在应力作用下,氢原子的存在会促进金属中微裂纹的萌生和快速扩展,尤其是沿着晶界或第二相颗粒周围发展,最终可能导致材料在低于正常屈服强度的应力水平下发生脆性破坏。

  三、“氢脆”的危害

  氢脆是一种严重的金属材料失效形式,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发性断裂:氢脆导致金属材料在未达到其正常屈服强度的情况下发生突然断裂,这种断裂往往没有明显的预兆,难以通过常规的无损检测手段发现,因此增加了设备和结构件因意外破裂而引发事故的风险。

  2. 降低承载能力:当金属内部吸收了氢原子后,氢原子会在材料内部的缺陷或裂纹尖端聚集,增大裂纹扩展所需的应力极小值,从而显著降低了材料的韧性、延展性和承载能力。

  3. 安全风险增加:在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由于氢脆可能导致井下管柱的突然断裂,进而造成井喷失控、着火等严重安全事故。在航空航天、桥梁建筑、汽车制造、船舶工程以及压力容器等众多领域,如果关键部件发生氢脆,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4. 维护成本高昂:氢脆问题使得设备和结构的使用寿命缩短,需要频繁检查和更换,增加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5. 难以预防与检测:氢脆的发生过程有时是潜伏性的,尤其在腐蚀环境中或者经过特定表面处理(如电镀、化学清洗)后,氢原子更易渗透到金属内部。虽然可以通过恰当的设计、选材、加工和热处理工艺来减轻氢脆的影响,但彻底避免和实时监测仍然具有挑战性。

 四、历史上关于“氢脆”导致的重大事故

  因氢脆导致的重大事故,尤其是在工业和军事领域。氢脆是一种材料失效现象,当过量的氢进入金属材料内部并在应力作用下聚集时,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尤其是韧性降低、易发生突然断裂。以下是一些与氢脆相关的重大事故或事件:

  1. 二战期间的飞机失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记录表明由于高强度钢部件受到氢脆影响,导致了某些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结构断裂而坠毁。

  2. 潜艇事故:20世纪初到中期,有多起潜艇事故被怀疑与氢脆有关。潜艇艇体所使用的钢材在海水环境下接触含氢介质(如电池产生的氢气)后,可能导致结构件出现不可预见的脆性断裂。

  3. 北海油气平台管道破裂: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北海油田的部分输油管道因为氢脆问题导致破裂,引发了对海上设施材料选择和维护标准的重新审视。

  4. 化工设备失效:化工行业中,特别是高压容器和管道系统,在特定工艺条件下(如合成氨生产过程中的哈柏-博施法),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产生氢脆,从而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5. 桥梁及建筑结构损坏:钢结构桥梁和建筑物中,电镀、焊接或其他防腐处理过程中吸收的氢也可能引起氢脆,虽然这类事故相对较少见,但它们构成了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已在一些案例中得到确认。

  五、解决“氢脆”问题的方法

  材料选择:选用抗氢脆性能好的合金或通过材料成分设计来提高其抵抗氢脆的能力。

  表面处理:优化表面处理工艺,避免引入过多氢原子,如采用低氢或无氢焊接技术,合理进行酸洗及钝化处理。

  预热处理:对可能吸氢的工件进行适当的预热处理,以加速氢的逸出。

  后处理去氢:通过烘烤、热处理等方式去除材料中的氢原子。

  设计优化:根据使用条件,在结构设计上考虑减少应力集中点,减轻应力负荷,从而降低氢脆风险。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