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年2月10日停用>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 返回

园区用上能源“数据大脑”,一年减碳超万吨

作者:翁俊 郭芷祎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4-12-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依托“数据大脑”,ABB厦门工业中心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每年碳减排量超万吨,节省电费支出22%。“数据大脑”就是福建厦门供电公司牵头的“多元数据智驱园区源网荷储互动”项目成果——智慧能源管理平台。

“多元数据智驱园区源网荷储互动”项目自2022年10月起实施,以园区为实践基地,将园区内能源设备多元化数据汇聚至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并开展数据协同加工,帮助园区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互动水平,实现能源管理智能化升级。

从空中俯瞰园区,一块块光伏板在屋顶上整齐排列。园区的屋顶光伏面积达10万平方米。而这个面积是经过精确计算得出的。

“传统的做法是厂房屋顶有多大面积就建多大面积的光伏项目,但如果建设的光伏项目面积过大,所发的绿电不能消纳,就可能造成资源浪费。”项目建设方厦门火炬新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宇翔说,而园区的光伏项目建设面积是根据园区面积、光照条件、用电负荷等情况,用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内嵌的数据模型计算得出的,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不仅能算出光伏项目最佳建设面积,还能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基于历史用电量等数据,精准测算出光伏发电量、园区用电量等,实现对园区光伏发电、储能、用电设备等多侧数据的协同监测。

“园区原来有很多能源电力设备,但各自独立运行。”厦门供电公司高能级配电网建设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蔡鸿斌说,该公司牵头推进项目建设,主导开发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对园区周边配电设施实施改造升级,将电能表计升级为能够双向计量的光伏发电计量表计,还配套升级了反向送电安全防护装置,使电能计量装置、供电线路等都具备参与源网荷储互动的能力。

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统一通信协议,应用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光伏发电、储能、用电等6个园区能源子系统2万多个数据监测点的传感器数据统一采集,并通过公共数据平台获取天气预报数据。在采集这些数据的基础上,该平台依托数据模型开展光伏发电预测和园区用电负荷预测,模拟未来24小时的光伏发电曲线和用电负荷曲线。园区据此调整生产用电计划等,使园区用电高峰尽可能和光伏发电高峰重合,促进光伏发电消纳,提升园区用能管理水平。

“比如,模型测算得出当天园区的光伏发电量高峰为12~13时,用电量高峰为11~12时,企业就可以调整生产计划,将用电时间后移,并优化储能设备发用电方案,从而实现发电和用电的平衡,实现绿电的最大消纳。”厦门供电公司高能级配电网建设指挥部成员吴清潮介绍,目前园区新能源就地消纳率达80%,光伏替代率超50%,年均减少碳排放量13400吨。

厦门供电公司还因地制宜探索园区可调负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路径。该公司与园区企业合作,应用云边协同、区块链等技术,将智慧能源管理平台与厦门虚拟电厂服务平台连接。

如今,园区已经具备分钟级电力需求响应能力,可以根据厦门虚拟电厂服务平台发出的响应需求调控资源,自动降低用电负荷,释放储能设备存储的电能。从接收厦门虚拟电厂服务平台调控需求到园区负荷开始下调,全过程最快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这种智能快速响应能力使园区已成为区域电网的优质可调节资源。

“‘多元数据智驱园区源网荷储互动’项目实施以来,园区年用电量下降5%,能源成本降低22%,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ABB(中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业务负责人蒋英介绍。

10月底,在国家数据局主办的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多元数据智驱园区源网荷储互动”项目获得“绿色低碳”赛道一等奖。

分享到:

关键字:零碳园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