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储热与蓄冷 返回

浙江大学高温热化学储热技术新突破

作者:数字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浙江大学 发布时间:2025-01-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由浙江大学肖刚教授团队承担的《支撑大规模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稳定发电的高温热化学储能材料及系统构建与示范》浙江省科技计划“尖兵”项目在杭州召开专家鉴定会。会议由浙江大学岑可法院士主持,特邀浙江理工大学朱祖超教授、浙江省能源研究所周鑫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杨天华教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洪慧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李玉阳教授5位国内能源领域的专家对此项成果进行鉴定。项目承担单位浙江大学肖刚、祝培旺,参与单位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慧明、党委书记副总经理俞苗,浙江大学西子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叶忠,国网浙江电科院能源中心副主任吕洪坤、博士后黄杰,以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浙江正泰中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该项目成果基于高温热化学储能材料的研发,建立国内外首台套工业化应用装置并成功投运,通过利用谷电替代天然气、支撑大规模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稳定发电助力“双碳”目标意义重大。项目关键性技术突破如下:

  一是开发了基于金属氧化物高温热化学储能材料,形成了一套完整涵盖储热材料与储热单元制备的工艺;

  二是研制了模块化、撬装式高温热化学储热装备,以谷电加热驱动还原反应进行储热,以空气驱动氧化反应进行放热,系统布置灵活,储热容量可达百干瓦时到百万干瓦时,安全高效;

  三是建立了高温热化学储热的谷电替代天然气示范应用装置,利用低价的谷电进行储热替代天然气燃烧,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用热场景,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运行验证,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运行效果良好。为用户节省了大量的高价天然气,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助力“零碳工厂”建设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经鉴定委员会鉴定,该项目成果突出,对新能源消纳以及高温用热领域的绿色替代具有重要意义。开发的适合产业化应用的高性能廉价金属氧化物热化学储热介质,相关性能指标国际领先。模块化、可扩展的热化学储热装置及其反应器设计、运行方法均属国际首创。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高温储热技术在工业用热领域的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与会专家强调,要以此次鉴定会为契机,高质量地推进项目成果的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同时,要深刻认识能源转型及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强化高温热化学储热技术的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做好需求分析,落实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与市场推广,强化交流合作。

  此次鉴定会的成功召开,不仅标志着《支撑大规模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稳定发电的高温热化学储能材料及系统构建与示范》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更为浙江省乃至我国高温储热领域应用研究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为大规模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的稳定发电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来,我们期待这一成果能够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新能源及储能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分享到:

关键字:可再生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