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半年来,华润电力苏南公司认准“党建和业务统筹一体化推进”这一基本导向,把“提升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度、提升党建对中心业务的贡献度”作为基本方针,坚持“四个融合”贯穿始终,助力位于泰州的集团华东大区首个独立共享电化学储能项目顺利完成。
思想认识融合 攻克初期难关
华润泰州55MW/110MWh(55兆瓦/110兆瓦时)项目在建设初期,面临着“项目评审受阻”等困难。公司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获取属地发改委支持时,通过积极沟通协调,同时联系江苏省能源局了解相关审批政策,将项目容量规模定为5.5万兆瓦。
在克服项目评审阻力方面,党员先锋小组主动联系电规总院新能源分院院长,向其介绍该项目的初衷,最终争取到评审机会。
在获取征地手续审批时,党员骨干主动承担起沟通协调的重任,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单位,收集办理经验,最终创新性地确定了不同于常规的征地办理方法和流程。
目标导向融合 保障项目推进
面对江苏省要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必须尽快并网,项目从启动到并网时间窗口不足四个月。在解决送出线路自建难题方面,公司党委积极介入,多次与国网兴华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交流,明确了牵头单位并争取多方支持。同时,公司成立了“送出线路自建跟踪突击队”,全程跟踪各项审批手续和关键节点,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在克服设备到货进度滞缓方面,公司紧急成立了催货小组,由党委委员牵头,支部书记督战,“催货突击队”将组员分成2组,分别前往云南变压器厂和河南许昌跟踪设备生产进度。最终主要设备比预计日期提前了10天完成交货,为项目如期并网提供了保障。
创新创效融合 探索多元发展
华润泰州55MW/110MWh项目是采用的共享储能模式,即由苏南公司负责投资、运维,并作为出租方将储能系统的功率和容量以商品形式租赁给相应的目标用户,秉承“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向承租方收取租金。
在完成2024年后期江苏省迎峰保供任务后,项目将面临“闲置”风险。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苏南公司开始探索创新创效,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拓展储能项目的应用场景,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还积极探索储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在能源领域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文化建设融合 展现企业形象
由苏南公司出资捐建的“能量教室”落地泰州,该公益项目是帮助当地乡村学校建设现代化、智慧化的多媒体教室,促进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教室建成后,开始探索“党建赋能教育”模式,依托“能量教室”开展各类助学、志愿帮扶活动。
根据公司党委要求,支部组建“党员志愿队”定期到学校开展“电力科普”、“安全用电”等课程。党员志愿讲师通过对常见的不安全用电习惯、错误的用电方法以及各类隐患实例进行了逐一讲解,帮助学生树立安全用电观念。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建设“有党性、有能力、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把党建作为各项业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锚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和综合能源服务商”两商定位,在生机盎然的苏南大地上奋力书写“绿色答卷”。(徐立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