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月9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供电公司员工来到吴江区与上海市青浦区交界处,巡检10千伏桃红线。该线路和青浦区商园线相连,是吴江、青浦两地跨省配电网联络线。
以往,江苏苏州吴江区、上海青浦区、浙江嘉善县虽然地理上接壤,但各自的配电网互不联通。由于分别处于三省份电网的末端,三地配电线路多以“单辐射”模式运行,客户多为单电源供电,一旦发生故障,即便相邻省份的线路近在咫尺,也无法互济互助。
同时,这三地位于长三角腹地,聚集着大量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类企业,对供电稳定性有着极高要求。
2019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明确在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兴嘉善县“两区一县”约2300平方千米范围建立一体化示范区。
此后,三地供电公司开始对配电网实施互联互通改造升级,建成吴江—青浦、青浦—嘉善、吴江—嘉善10千伏配电网互联工程。
三地联络线路采用传统的开环运行模式,按照目前的配电自动化能力,转供时需短时停电。三地配电网实现跨省互联后,面临供电可靠性提升的难题。
2024年5月,苏州吴江区供电公司先行先试,在连接吴江10千伏俊为线与浙江嘉善10千伏胜丰线的配网联络线上,新建了一套柔性互联装置。该装置由两套交直流转换设备构成,分别连接两侧线路,将原本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解决了转供需短时停电的问题。自此,两地配电网跨省互济转供真正做到了无时差。截至2024年年底,三地配电网最大可转供负荷超4000千瓦。
如今,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多地,与安徽、浙江、上海均实现了配电网“牵手”。目前,江苏电网有14条配电网线路与外省份配电网互联互通,已累计开展跨省供电14次,在迎峰度夏保供电等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跨省办电,不仅能办,而且能快速办,从申请到办结,前前后后也就用了25分钟。这真是帮了我大忙了!”1月8日,安徽国元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谢宏明在江苏镇江供电公司丹徒供电营业厅员工余啸的协助下,通过“网上国网”APP在线完成企业容需量变更业务。
新装、增容、更名、过户等在所有受理的用电业务中占比最多,被称为高频业务。这些业务在办理时常涉及工商注册、房屋产权等申请材料,对于经常跨省流动的人来说,办理起来十分不便。2023年5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印发了供电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实施方案,明确用电业务“跨省异地一次办”,在江苏省各地市推广重大项目跨省通办和高频业务异地办理。
企业客户办理跨省业务可就近选择供电营业厅的“跨省通办”窗口,或通过“网上国网”APP在线提交异地业务申请,即可线上直接提交给用电项目所在地的供电企业。
长三角地区城市间交流合作和经济联动频繁,离不开完善的交通网。
2024年12月26日,连接上海、江苏苏州、浙江湖州的重要交通动脉——沪苏湖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有效缓解沪宁、沪杭铁路通道的运输压力,便利江浙沪沿线百姓出行。
2020年6月起,苏州供电公司对跨越高铁规划路线且超出安全距离的电力架空线路实施迁移或入地改造,涉及220千伏项目10个、110千伏项目15个和35千伏项目6个,累计拆除架空线路60.5千米、杆塔68基,同时新建杆塔177基、新建架空线路46.4千米、新敷电缆26.2千米。2024年8月,沪苏湖高铁江苏段新建的唯一一座专用220千伏AT牵引变电所——吴江南牵引变电所送电成功,为沪苏湖高铁列车提供持续、稳定的牵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