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
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华北分部主任、党委副书记王风雷说,国网华北分部将加强区域电网安全稳定管理,强化系统特性认知、运行控制、故障防御体系研究,深入推进新能源建模和电磁暂态仿真,加强网源协调管理和电网稳定监督,夯实区域电网“三道防线”,提高本质安全水平。深化政企、网厂协同机制,保障各类电源“能并尽并、能用尽用”,加大燃料、检修、受阻协调管理力度,提高火电机组增发稳供能力和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利用水平。坚持中长期为基础、现货余缺互济、应急调度协同发力,推动出台华北区域省间市场规则,深挖跨区跨省通道送电潜力。统筹谋划“十五五”发展,深化电力供需、电源结构布局、技术发展路线和电网格局研究,支撑蒙西沙戈荒直流外送,研究华北特高压交流电网加强和优化方案。加强规划广度深度,统筹源网荷储技术、市场、政策全要素,科学开展新能源承载能力研究,统筹谋划煤电灵活性提升、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和负荷侧调节能力建设,推动电网规划向新型电力系统规划转变。坚持“全网统筹、保量稳率”,进一步促进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推动优化完善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发挥中长期、现货和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作用,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各侧潜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东北分部主任、党委副书记黄震说,国网东北分部立足分部在公司电网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聚焦“三大平台”,发挥“三大功能”,全力打造功能型、专业化分部。强化分部区域电网运行功能,研究高比例电力电子化系统运行规律,推动稳定管理向“系统分析”“控制设计”并重转变;全面部署区域扩展频率防线、宽频振荡防控等手段,研制稳控在线监测校核功能,逐步实现故障防御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控转变;加强气象预测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基于生产时序仿真的多资源协同、多周期滚动运行方式优化模型,科学指导交易组织、开机方式和检修安排。强化分部区域电网规划功能,加强电网规划全区域统筹,系统研究区域发展战略落地举措、区域500千伏电网规划和源网荷储协同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深化电网仿真计算分析,发挥电网技术中心支撑作用,提升规划方案的安全性和适应性。强化分部区域省间电力市场协同和平衡协调功能,稳步推动区域内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联合运营;推动中长期交易向更短周期延伸,逐步实现中长期与现货市场无缝衔接;落实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结算机制,制订结算全流程规范制度。
国网北京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张铁恒说,国网北京电力将锚定争当公司战略落地标杆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以健全电网管理体系为重点,全力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深入落实12项“硬举措”,深化北京电科院“两突出、两优化”改革,围绕“一地一链”攻坚500千伏国产化绝缘料陆缆产业链链长项目等课题。将电网放在京津唐大电网中谋划,统筹推动首都电网形态、技术、功能全面升级。深化“六精四化”机制,加快构建500千伏立体交叉双环网、220千伏优化分区的坚强电网。优化市、区两级调度职责,加快新型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建设,支撑多源协同控制、主配一体运行。借鉴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规范体系,严把技术监督和入网检测关,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实现设备实物和资产价值动态一致。建立适应首都保供需要的现货市场,健全绿电绿证交易等机制,丰富调频等辅助服务交易品种。制订实施“为民服务京小电”2025年八项提升举措,加强社网、村网、园网“三网共建”,主动服务重要客户、百姓民生等用电需求。深化光明电力大模型的应用,拓展“电网一张图”功能,形成智慧调度、智慧运维、智慧应急等更多典型应用。
国网冀北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张玮说,从以传统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升级,对电网发展管理提出了全方位的考验。与时俱进地调整优化电网管理体系,形成有利于电网高质量发展的管理机制,是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冀北电网面临长期积累的短板弱项尚未消除、新型电力系统迅猛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新矛盾大量涌现的双重挑战。国网冀北电力将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抓好电网管理体系优化,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管理体系中的各种不适应,该调整的调整、该完善的完善、该补强的补强、该攻坚的攻坚,决不回避矛盾、绕道走。坚持把电网管理体系优化的落脚点放在发挥体系效能、提升专业能力上,通过效能发挥和能力提升,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对电网规划和建设、调度和设备管理、市场运营和供电服务、科技创新和数字化等各个专业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国网山西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说,国网山西电力将紧紧抓住规划这个“牛鼻子”,坚持先谋后动,高质量编制“十五五”电网规划,聚焦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部署,深入开展一次能源供给、电源结构布局、新能源消纳、各地负荷特性等关键问题研究,在特高压通道规划上,以提升晋电外送和电网抗风险能力为重点,推动到2030年建成“四交一直”特高压格局,外送能力提升至3600万千瓦。在省内主干网架规划上,按照“优化北部送端电网、扩大中部环网、加强南部受端网架”思路,将太原环网扩大为中部整体环网,500千伏“东通道”延伸至晋城电网,提升“北电南送”输电能力,到2030年形成“四纵六横”电网结构。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对接公司战略,落实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三个集中”要求,衔接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能源电力规划,科学测算发展目标、分解落实重点任务、合理制订实施路径。坚持规划跟着需求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确保总体规划、业务规划和专项规划横向、纵向有机衔接。
国网山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王志伟说,国网山东电力将坚持系统观念,向绿而行、向新而变、向高而攀,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服务公司高质量发展。示范打造能源电力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地,度夏前投产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特高压工程——±800千伏陇东—山东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年内开工烟威、海阳辛安核电送出特高压工程,打造省域特高压双环网结构。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成百万千瓦级分布式光伏优化运行示范工程,打造国内领先的分布式光伏主动支撑与广域协同技术样板;依托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3年建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电绿氢重化工园区转型范式;梯次培育高等级科技创新平台,2028年前建成电力机器人、新型储能检测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政企联合3年共建300座充换电示范站,打造车网互动模式的全国示范。打造全国省级电力市场建设示范区,完善市场功能,承接新能源扩大比例入市,确保计划“放得开”、市场“接得稳”。
国网江苏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谢永胜说,国网江苏电力将立足江苏资源禀赋,探索绿色、安全、经济高效“综合最优”的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服务2025年新增2400万千瓦新能源并网消纳,配合江苏省能源局开展沿海风光送出方案研究,加强海上高压大电流柔性直流等先进技术装备研究应用,支撑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并网;研究优化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网规划,保障分布式光伏健康发展。健全完善电网管理体系,在电网规划等领域设立科研总师,更好发挥领军作用;拓展规划深度广度,推动规划范围向源、网、荷、储、技术、市场、政策全要素规划转变;构建新型调度体系,推动平衡模式向“全网+分区+网格”三平衡转变、分布式光伏群调群控纳入全电压等级有功协同控制体系协同控制范畴;深化光明电力大模型研究,围绕规划建设、设备运维、客户服务等典型场景开展试点应用。持续提升平衡调节能力,挖掘煤电等“基础平衡资源”潜力,有序推动煤电深调改造至20%水平,提升调峰能力;拓展燃机、电化学储能等“快速平衡资源”规模,保障频率稳定;探索长时储能等“高阶平衡资源”应用,保障高渗透率新能源背景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浙江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安伟说,引领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是国网浙江电力的重要使命。2025年,国网浙江电力将立足全国能源大受端、华东稳定大枢纽的鲜明特性,高质量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全域赋能电网升级。具体来看,国网浙江电力要进一步健全示范区建设框架及管理体系,制订“十五五”规划,加快甘浙直流等重大工程建设;要系统优化推进机制,统筹推进重大场景建设,健全政策机制,支撑推动电力市场运营,形成全市场体系、运营和服务;加强各级电网管理,抓好主配网高质量发展,围绕“一环四直”网架,持续优化电网结构,加快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锻造电网核心技术,更注重原创策源,以高水平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争取立项更多国家级重点项目、创建国家级科研平台,深化数字浙电建设,加强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技术应用,不断提升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国网湖北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吴英姿说,国网湖北电力以顶层设计先行,创新提出湖北“三型三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率先发布了蓝皮书,明确了建设路径。主动适应新能源快速增长的态势,以主动平衡为策略,自下而上逐级挖掘源网荷储资源潜力,实现系统消纳能力更强、整体运行更优。点面结合推进试点项目建设,在襄阳、随州初步建成国内首个跨市域的鄂北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区,在广水市建成世界首个县域级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研发了能量路由器等关键设备,掌握了相关核心技术,建成恩施土店子等“4村”试点项目,深入探索以“新能源开发利用+污废物循环利用+高韧性配电网+产业带动”为代表的农村能源革命新路径。2025年,国网湖北电力将加快推进鄂西北、鄂东、鄂西区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提升全域新能源消纳能力。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数智平台,实现源网荷储数据的动态感知,满足新能源、储能、新能源汽车、微电网等全链条的灵活接入和友好互动。
国网湖南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明煦说,国网湖南电力着力健全完善电网管理机制,实施电网转型提升工程,坚定不移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之路,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之路。将推进规划前期工作,认真编制“十五五”电网规划,确保各电压等级电网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电力规划;推动第三回直流入湘纳入国家规划,完成湘黔“背靠背”联网工程核准;扎实开展湘南特高压交流项目研究,打造国内山区配网抗灾典型示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体化运作电网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机械化施工、数智化建设水平,强化电网建设环境要素保障,加快建成投产中衡直流,全面推进双牌抽蓄项目建设,开工湘粤“背靠背”联网、韶山换流站短路电流控制等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在运线路抗冰防舞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开展蓄泄洪区变电站、受淹配电间防汛能力改造,提升电网设备抗灾能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科学编制“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加快打造湘江科学城、江华全绿电运行等示范区,高质量完成国网抗灾型智能微电网科技示范工程;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分布式光伏配储等专题研究。
国网黑龙江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鲁海威说,国网黑龙江电力将针对黑龙江电网薄弱、历史欠账多的问题,攻坚克难、抢抓机遇,将“传统电网-坚强电网-新型电网”的发展过程,两步并作一步走,努力蹚出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符合黑龙江实际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之路。理清电网规划发展思路,在主网架方面,加快新纳规500千伏工程建设,补强中心城市220千伏双环网结构,推进220千伏电网县域全覆盖,消除县域全停风险;在配电网方面,坚持差异化思路,扎实推进配电网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城市地区重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农村地区重点解决用电稳定性问题,在偏远地区试点建设微电网。深入落实公司关于加强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的意见,加强科技创新力度,集中力量攻坚技术难题,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紧跟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步伐,利用市场化手段推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的“北电南送”,促进黑龙江新能源消纳利用。
国网蒙东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毛光辉说,国网蒙东电力将强化“五交三直”特高压、23回跨省份超高压通道等重要通道、枢纽变电站的特巡特护,落实电网稳定重点措施,确保跨省区重要通道安全运行;推进抗冰防舞动三年行动,提升电网气候韧性;提升城乡供电能力,加强农村“煤改电”、城镇热网等供电设施运维。加快推进国家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新能源项目接网;开展库布齐400万千瓦新能源基地项目、扎兰屯10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送出等工程前期工作;做好科右中旗百万千瓦等项目并网服务,加强构网型储能、构网型风机试点应用,提高新能源利用小时数。全力推进“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外送通道建设;用好与蒙东四盟市政府共建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专班机制,建立与发电企业定期会商机制。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构建“中长期+现货”常态协同运营机制,滚动完善市场规则和技术支持系统;推动区内中长期交易高比例足额签约,保证市场电量供应足、价格稳;支持储能、虚拟电厂、风光制氢一体化等新型主体参与市场。
国网甘肃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林一凡说,国网甘肃电力立足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定位,将加快健全完善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相适应的科技创新、电网规划、电网建设、电网调度、现代设备管理、市场运营、卓越供电服务、数字化工作“八大体系”,全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典型示范。保障大电网安全运行,滚动开展电力电量平衡分析,依托省间现货市场、西北省间互济、应急调度支援等方式,最大限度保障电力平衡需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做好重要输电通道、特高压主设备、“三跨”线路等运行维护。推进重点电网工程建设,分步实施河西走廊750千伏北通道、甘肃南部电网主网架补强工程,加快陇电入鲁、陇电入浙工程建设,高效推进庆阳北至夏州、白银至天都山等750千伏省际联络线建设,开工15项750千伏工程。服务新能源科学发展,做好“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服务,年内实现新能源装机突破8000万千瓦,提升系统调节能力,提高新型储能利用效率,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坚持绿电聚合模式,稳妥有序推进增量配电、微电网、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发展。深化电力市场建设,推动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一体化设计、规范化运营。
国网青海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钱庆林说,国网青海电力聚焦能源转型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加快电网调节能力建设和网架结构优化升级,保障青海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加强电网规划建设,开展“十五五”电网规划重大专题研究,促请青桂直流建设取得核准,开展青海海南地区第二条特高压直流工程前期等工作,全力攻坚青藏铁路电气化配套工程、疆电送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青海段建设,力争哇让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年内开工,按期投产玉树第二回330千伏线路工程、750千伏香加变电站主变压器扩建等一批重点工程。配合政府科学合理布局新能源发展,服务国家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2333万千瓦项目并网。构建送端主动支撑,开展黄河流域梯级调度策略研究,科学调用储能、常规电源等调节资源,省内电化学储能规模力争达到500万千瓦。打造可调可控的现代智慧配电网,形成贯通发输变配用的动态“电网一张图”。持续拓展清洁能源和绿色算力调度中心核心功能,开展跨省跨区算电协同研究。围绕“一地一链”建设,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行,开工建设青海贵南送端新型电力系统科研实证基地,确保牵头开展的“省域深度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工程”项目顺利落地。
国网宁夏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红军说,国网宁夏电力将当好宁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主力军,为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宁夏方案,为推动宁夏低碳转型、产业升级贡献电网力量。推动新能源有序发展,坚持“量率一体、保量稳率”,明确项目布局、规模和建设时序,把握新能源发展节奏,滚动开展新能源接入能力研究,科学确定网架结构和变电站布点,保障新能源项目并网。推动特高压和主网架规划建设,坚持新能源电力远距离外送和就近就地消纳并重,确保“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新能源电力外送,优化主网网架,研究构建750千伏立体双环网,实现330千伏、220千伏电网分区运行,完成宁夏“十五五”电力规划,推动电网规划项目全部纳入宁夏和国家能源电力规划。推动配电网升级,重点提高可靠性、突出保民生,提升配电网综合承载能力,加快配电网智慧灵活转型,服务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充电桩等要素有序接入。服务新型主体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和创新思维,配合政府出台“绿电园区”相关政策,确保园区新能源接入公网交易,既提高绿电占比,又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服务储能规模化发展,推动完善虚拟电厂参与市场机制。落实宁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动计划,有序推进56项重点任务、10项示范工程、73个重大项目。
国网新疆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陈守军说,国网新疆电力将立足资源、政策、区位优势,落实公司党组决策部署,全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新疆样板。全力保障电网稳定,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年内实现“内供七环网、外送五通道”主网架,规划试点新能源直流汇集,夯实稳定基础,建立仿真骨干团队,加强仿真平台建设,提升新能源与电网实时数模仿真能力,应用光明电力大模型实现“三道防线”升级和防御系统更新,凝聚合力化解大电网风险。全力提升无功支撑,释放输送能力,推进常规电源按期投产,在南疆规划布局气电、水电,服务抽水蓄能电站并网,引导建设一批压缩空气、构网型储能电站等主动支撑设备,有效提升南疆动态无功调节能力,深化与中国电科院、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集中攻关大规模构网装备集群、常规电源调相改造等关键技术,打造创新示范样板。全力促进消纳利用,助力清洁转型,在南疆合理规划储能,实现电力保供自平衡,配合公司年内投产±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工程,开工建设疆电送川渝特高压直流工程,用好电力援疆等政策,扩大市场交易,构建“新能源+”循环产业链,积极服务绿电制氢、铝基硅基等产业,提升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能力。
国网西藏电力董事长、党委书记龚东昌说,国网西藏电力围绕西藏“一基地、两示范”能源发展新格局,全力服务西藏五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提前筹备特高压交直流运作模式,积极培养和储备直流技术人才。加快构建西藏(藏中)新型电力系统,随着西藏能源转型加快推进,目前西藏电网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超97%,新能源装机占比超60%,新能源发电已成为西藏第一大电源。国网西藏电力将进一步深化新型电力系统的特性认知,持续提升新型电网驾驭能力。加快推进西藏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断提升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能力,加快推进西藏电力现货市场及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和品种。利用西藏电网末端微水、微光、微风,统筹推进县域微电网建设,实现新能源电力就地平衡、就近消纳,多措并举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效利用。
国网新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郭炬说,抽水蓄能可有效响应新型电力系统日益复杂和丰富的调节需求,是推动能源转型发展、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国网新源集团全面落实公司“两会”部署和推进抽水蓄能(水电)高质量发展18项重点措施,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总结和提炼国网新源集团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经验,推进公司抽水蓄能(水电)高质量发展。国网新源集团将全面落实公司改革部署,持续推进“1421”战略落地,在新模式下积极探索抽水蓄能高质量开发建设运营之路。聚焦集约管理和专业提升、资源统筹和专业支撑、体制机制和协同互补、资本运作和效率效益,着力建立健全生产运维、建设管理、技术管理和经营管理四大体系,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高工程建设和生产运维水平,持续提升抽水蓄能和调频水电厂对新型电力系统支撑能力,助力公司健全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电网管理机制,为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国网信通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吴杏平说,国网信通公司持续强化数智赋能,打造数智信通,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国家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高标准规划建设”服务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多级网络互补、送受端补强、主配网协同的通信网络一体化规划,支撑构建涵盖终端、网络、系统、数据的整体数字化服务能力和安全防控体系,以高质量的信息通信项目建设,助力数字化智能化整体价值的提升。以“高效能平台”服务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架构安全、配置安全、容量安全”的云平台,提升自主可控支撑能力和云上业务保障能力,依托“i国网”构建移动应用中心,提升技术中台服务能力,加快总部智算中心二期建设,建立健全智算中心运维运营机制,推动算力资源转化为算力服务。以“高水平安全”服务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深化新一代通信网管建设,推动设备深度巡检、光缆状态诊断等业务能力全网共享,完善“全链路监测”“性能检测工具”等功能和应用,提升“网上国网”等重要业务系统保障水平,完善“五层三级”防护体系,提升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深入实施数智化业务能力提升行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持续提升自主运维运营能力和各级信通公司协同联动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