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 返回

连宁德时代都“陪跑”了?2025开年央企储能招标开启“地狱”模式

作者:蒋波 来源:华夏能源网 发布时间:2025-01-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5年,储能行业必将迎来转折之年。

  华夏能源网&华夏储能(公众号hxcn3060)注意到,当前,储能行业“内卷”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间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低价竞争让众多厂商挣扎于温饱线,加强行业自律已成当前共识。

  一边内卷低价不止,一边止战呼声不停。但到底2025年储能发展走向何方,最终还要看五大六小、两网、两建等电力央企的“脸色”,也即需求方的因素不容忽视。

  日前,随着中国电建、中国华能、中国能建、中广核、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等电力央企2025年储能集采/框采招标、开标公告的发布,行业已从中嗅出一些信号。

投标竞争激烈,中标均价仍然走低

  2025开年以来,几大央企框采的规模明显“高开”,高于2024年同期规模。

  1月9日,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框架入围集中采购项目候选入围供应商公示。该集采项目规模高达16GWh,是截止目前电力央企集采招标中规模最大的一个。

  华夏储能注意到,该项目于去年12月初开标。彼时数据显示,共有76家企业参与该项目的竞标,而中标候选人公告显示,最终共有27家企业入围。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

  不过,竞争最为“惨烈”的还要当属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2025-2026年度储能集中采购项目。该项目储能系统采购总容量为12GWh。

图片

  彼时,共有65家企业参与竞标,最终仅有7家企业入围。令业内出乎意料的是,锂电龙头宁德时代(SZ:300750)和储能系统龙头中车株洲都未进入中标候选人名单,沦为“陪跑”。

  此外,电力央企一些较小规模的招标,同样令储能厂商“趋之若鹜”。

  日前,华电1GW/4GWh跟网型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项目开标,共吸引了49家企业的参与,但最终仅有6家企业入围。

  竞争激烈的另一面是,价格的持续走低,低价投标者依然具有很大的中标概率。

图片

  例如,在中国电建2025-2026年度储能系统设备框采项目中,最初参与竞标的76家企业中,亿恩新动力报价最低,为0.4418元/Wh;企业最高报价为0.5983元/Wh;平均报价为0.4845元/Wh。

  数据显示,入围的27家企业平均单价0.4687元/Wh,明显低于上述投标平均价。其中最低报价为0.4418元/Wh,即来自亿恩新动力,其余企业中有25家报价均低于0.5元/Wh;唯一一家超过0.5元/Wh的企业为阳光电源(SZ:300274),报价为0.528元/Wh。

  类似的现象也出现在其他储能系统集采中。如在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2025-2026年度储能集中采购项目中,共有66家参与竞标的企业中,其中57家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最低为0.42元/Wh,平均报价0.466元/Wh。

  而据行业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2h储能系统集采/框采均价为0.587元/Wh,4h储能系统集采/框采均价0.556元/Wh。

  多个招投标项目或指示了2025年趋势,储能系统的招标价格还将进一步下降。

招标门槛趋高,无实力者将被淘汰

  已公开集采招标中还传递出一项值得注意的趋势:对投标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025年初,在储能系统的核心设备——电芯环节的招标中,电力央企明显提高了招标门槛。

  例如,中国电建2025-2026年度16GWh框采项目中明确要求,电池生产日期不得早于项目实际供货日期超过3个月,并且投标人需承诺,近三年供货的储能系统产品无火灾事故发生。

  中广核10.5GWh规模储能系统框采项目提出后,有7家企业成为候选人。该框采中要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和库存电池(生产日期超过90天),并且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

  另外,2025年,电力央企储能系统集采对投标人的过往业绩要求也将有所提高。

  在中核汇能及新华发电前述年度(2025-2026)储能集采中,明确要求,投标人自2023年6月1日起应具有至少2个单体项目容量100MWh及以上或1个单体项目容量200MWh及以上的磷酸铁锂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设备的投产运行业绩(至少包含电室/舱、BMS、PCS),且累计合同业绩不低于1GWh(至少包含电池室/舱、BMS、PCS,单个合同容量20MWh及以上)。

  中国电建也在前述框采中要求,集成系统供货合同业绩在近三年内(2021年1月至今)不少于1GWh,同时至少具有1项国内单体项目容量不低于100MWh的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业绩。

  中国华能则要求,投标人需具有累计不低于1.5GWh(磷酸铁锂电池)国内储能业绩,并至少具有1项国内单体项目容量不低于100MWh的储能电站项目储能系统集成业绩,所采用的储能电芯国内供货总容量不低于2GWh,且至少具有1项国内单体不小于200MWh的电站供货业绩。

  本着保障储能系统稳定运行的考量,中国电建要求投标人具备电池单体、PCS、EMS、BMS四项中1项及以上的自主研发及生产能力。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电建在招标中对投标人明确提出了质保要求。如储能系统(包含电池)整体质保5年,适用范围包括国内和海外项目;同时还明确了“投标人供货设备20年运行期检修及维护工作”;其中,运营期内全部设备检修、维护及电池更换等全部费用,均含在投标报价中。

  以目前央企集采/框采要求来看,系统集成商要想中标,不仅要提供价格相对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还要保障产品的质量,同时也要负责产品及系统生命周期的安全稳定;另外,过去不能有安全事故等“黑历史”,更要有良好的业绩可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可以说,2025年的系统集成商要想在大项目中分一杯羹,难度明显增加了。但之于整个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而言,自然是好事。

  在未来的重大项目招标中,那些拿不出“真刀实枪”实力的厂商,最终只会被电力央国企拒之门外了。

分享到:

关键字:宁德时代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