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长时储能技术 返回

透视2024储能液流电池市场:商业化进程与产能战略双轨并进

作者:刘亚珍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1-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储能技术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网、用户之间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众多储能技术中,储能液流电池以其独特的优势,在2024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这一年,储能液流电池不仅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更在市场需求、政策支持与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突破。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到商业化应用的落地,从单一储能技术的突破到混合储能系统的创新实践,储能液流电池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为全球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与绿色低碳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

  接下来,本文将全面回顾并总结2024年储能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行业现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政策环境以及产业链协同等方面的亮点与成就,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共同探索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在新的一年里如何续写辉煌,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政策春风频吹,2024年储能液流电池行业步入发展新纪元

  近几年来,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受到了来自国家及地方层面多项政策的支持,这些政策不仅为液流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还为产业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快完善政策体系,加速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该方案为包括液流电池在内的多种新型储能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政策导向。

  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指出,要围绕不同应用场景对爬坡速率、容量、长时间尺度调节及经济性、安全性的需求,探索建设一批液流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电站。这一政策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支持和市场导向。

  2024年全国两会上,新型储能第一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国家对新型储能技术的高度重视。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能源会议也提出,未来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对长时储能的技术攻关,其中液流电池作为长时储能的重要技术方向之一,受益显著。

  除了国家政策外,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储能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四川出台了钒电池储能产业专项政策,为钒电池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四川省拥有丰富的钒资源,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推动钒电池储能技术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通过发布储能发展规划、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积极支持储能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还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

  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共同推动下,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一方面,政策支持加速了液流电池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政策的引导也促进了液流电池产业的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此外,政策的颁布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液流电池行业的投资热情与公众关注,还为该行业的长远发展构筑了稳固的基石。

电解质优化助力液流电池性能提升:从配方到稳定性的全面升级

  2024年液流电池行业在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这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技术升级、效率提升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首先是电流密度的提升,随着液流电池材料技术和电池结构设计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池内阻不断减小、性能不断提高。在保持电堆的能量效率不低于80%的条件下,液流电池工作电流密度有了显著提升。例如,液流电池的电流密度已从原来的6080mA/cm²提高到200300mA/cm²,部分技术先进的产品甚至实现了更高的电流密度。

  毅富能源通过自主研发的高功率密度电堆技术,将传统液流电池的额定电流密度提升至400mA/cm²,显著降低了液流电池的体积、重量和系统成本。同时,通过优化电堆的内部传输结构和能量效率,该公司还成功将电解液利用率从65%提升至80%,实现了电解液利用率的显著提升。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李先锋团队开发出70kW级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单体电堆。该单体电堆体积功率密度由70kW/m³提高至130kW/m³,在体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功率由30千瓦提高至70千瓦,成本较目前的30千瓦级电堆降低40%。天府储能自主研发的高功率电堆已落地量产,产品矩阵涵盖16/32/48/64kW电堆,产品运行电流密度达到300mA/cm²。更高的电流密度意味着更高的输出功率,有助于提升液流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应用性能。

  在能量密度方面,研究者们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和材料,提高了液流电池的能量存储能力。例如,有团队开发出70kW级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单体电堆,体积功率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在保持电堆能量效率不低于80%的条件下,液流电池的工作电流密度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性能。

  其次是新材料的研发,除了全钒液流电池外,铁基液流电池、锌铁液流电池、锌溴液流电池等新型液流电池的研发也取得了进展。这些新型液流电池在性能、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电解液作为液流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也直接影响着电池的整体性能。研究者们通过优化电解液配方、提高电解液稳定性和循环寿命等手段,不断提升液流电池的性能。例如,有企业推出了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的钒铁液流电池,为液流电池的应用提供了更多选择。

液流电池储能电站新增并网创新高,2024年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24年,储能液流电池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得益于技术进步、政策支持以及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1~12月,液流电池储能电站项目新增并网0.43GW/1.74GWh。

  从产能情况来看,2024年除了已投产和试产的项目外,还有大量在建和规划中的液流电池储能项目。这些项目规划年产能高达数十甚至上百GWh,为未来的产能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1~12月,国内共93个液流电池储能生产项目更新了动态,规划年产能65.15GWh,计划总投资达419.48亿元,达产后年产值123.6亿元。

  回顾过去几年,液流电池储能的产能增长迅速。例如,2023年中国液流电池储能累计装机约为290MW/1175MWh,而到了2024年,新增装机就达到了约0.43GW/1.74GWh。据估算,2030年中国液流电池储能累计装机量将达2.6GW/10.5GWh;2035年则有望达到5.4GW/21.6GWh。这将进一步加速液流电池的商业化步伐,推动产能的快速增长。

  与2023年相比,2024年液流电池领域的融资事件数量和单笔融资金额均出现回落,这可能与资本市场整体环境、液流电池商业化进程中的挑战以及企业扩张策略有关。尽管融资环境有所变化,但液流电池行业的产能扩张势头未减,多家企业纷纷投建新项目,扩大产能规模。全钒液流电池仍占主流,但锌铁液流、锌溴液流、铁铬液流等其他技术路线的扩产建设也在快速推进,显示出液流电池技术的多样性和发展潜力,下表是对该领域一些重要融投资事件的归纳。

未来趋势与展望

  本年度,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在技术、市场、产业链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技术上,液流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关键指标不断提升,为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场上,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液流电池技术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政策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为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液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同时,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的推进,液流电池作为重要的储能技术之一,将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储能液流电池行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降低成本,如何优化电池系统的设计和运维管理,以及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和政策变化等。因此,行业内的企业和研究机构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合作,共同推动液流电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总之,2024年是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储能液流电池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分享到:

关键字:液流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