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8月7日,义乌市人民政府发布《义乌市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义政办发〔2024〕24号)。《计划》在主要举措中提出:
深化源网荷储协同,助推能源低碳转型
统筹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开展全市光伏、风电等资源摸排,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电网消纳等因素,优化调整新能源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促进源网协同有序发展。在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工商业厂房以及居住建筑上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积极开发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探索发展集中式复合光伏,科学建设林光互补电站,鼓励探索建设农光互补电站。
加快储能电站开发建设。通过提前布局、合理布点、产业带动,引导多类型储能有序发展。推动新能源+储能的发展模式,新增光伏装机原则上按照发电装机容量的10%配置储能设施。积极探索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参与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热冷综合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设施发展,探索开展储能电站示范,鼓励新能源电站以自建、租用或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
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深挖工业生产、商业楼宇和居民生活等领域需求响应资源,探索冷库冷链、数据中心等新兴行业互动能力,试点通信运营商、能源服务商、小微园区等多种负荷聚合方式,不断扩大参与主体、丰富响应模式,增强电网柔性调节能力,打造动态“虚拟电厂”。升级复用负控系统,实现负荷可中断响应,建成日前、小时级、分钟级、秒级等多时间尺度的需求响应资源池,增加电网抗风险能力。
完善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网加快发展
加强电网发展规划管理。按照“政企合力、科学论证”的原则,发改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市电网发展规划,并根据规划做好全市电网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自规局负责将电网规划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并与其他专项规划充分衔接,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生重大调整时,电网设施及廊道应同步调整;将电力管廊需求同步纳入城市管廊专项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同步征求供电公司意见;推动主城区范围内综合管廊为主、架空线为辅的电力廊道。供电公司负责提供规划基础数据,提出规划建议,并按照审定的电网发展规划确定投资和建设计划。
落实电网前期要素保障。发改局负责牵头推进本计划工程项目核准,将工程纳入义乌市年度重点工程清单。财政局负责牵头落实本计划由财政出资补差资金部分,负责监督本计划需镇街、平台补差的资金及时就位。自规局负责牵头落实本计划项目土地要素保障、规划许可、规划核实等工作,配合供电公司做好专项规划编制和站址路径选择,保障项目有序推进。供电公司负责制定本计划具体落实举措,编制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确定站址路径。
高效推进电网项目建设。市府办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本计划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牵头落实本计划工程清单内工程的环评批复和环保验收工作。水务局负责牵头落实本计划工程清单内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和验收工作。各镇街、平台负责落实本计划项目的站址路径选择,积极提供合理站址和路径,配合自规局完成项目用地征收,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需由镇街、平台补差的资金。供电公司负责开展项目全过程管理,主动对接各部门开展各项工作,及时上报需协调解决的难点问题。
服务重点工程落地实施,提升获得电力水平
建立重大项目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上下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电网建设项目推进中的重难点问题。由各镇街、平台主导电网项目政策处理工作,将工程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年度重点任务考核事项。区域规划、产业布局调整或重大项目引进等可能引起用电负荷重大变化的信息,应及时告知供电公司。
做好大用户的供电保障。供电公司应建立重大用户项目“第一经理”负责制和“一口对外”工作机制,优化流程,及时提供并网接入服务,确保配套供电工程和用户本体工程同步投产。加强新建用户项目接入电网前期工作管理,实现用户接入电网前期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
优化电力迁改服务措施。涉及供电公司运行管理的电力设施迁改,必须征得供电公司同意,按照“谁主张,谁出资”原则,由提出单位承担迁改费用,产权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供电公司建立并完善“一项一策”推进机制,提供电力迁改“一站式”全流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