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研究与解读 返回

韩水:就地就近消纳是促进我国未来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家能源局总工程师韩水指出,基于能源结构调整升级、碳排放控制、大气污染防治的需要给清洁能源留下的足够的发展空间。新能源将是我国电力发展的主体,高效智能电力系统的建设和科技创新也给新能源发展夯实了基础,提供了技术保障。

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由于电网建设与新能源发电建设不协调,电网的调峰能力满足不了新能源发电消纳需求,就地就近消纳水平低等原因,造成弃风、弃光现象严重。二是集中式建设远距离输送问题多,主要是由于汇集接网的成本太高,远距离输送损失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不具备单独输送能力,需配套建设较大规模煤电机组。三是新能源发电技术尚待提高。四是现在仍以传统消纳的方式消纳新能源,发电边际成本低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电网辅助服务负担加重,依赖国家补贴推进就地消纳。

破解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鼓励就地就近消纳。就地就近消纳可以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利用率;也符合新能源发电建设的原则。

引导新能源向就地就近消纳方向发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电网接纳能力;二是加快市场化建设进程,建设辅助服务市场,开展新能源与电力负荷的直接交易,加快现货市场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四是积极推进新能源电能替代和清洁取暖;五是提高电储能技术,提升新能源发电的可控性;六是给予新能源发电就地就近消纳的政策支持,从灵活的价格机制,公平开放的电网接入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各方面来保证新能源就地就近消纳。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消纳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