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研究与解读 返回

弗朗斯·弗雷斯维克:国际电工委员会全力支持全球能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6-03-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30日上午,2016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京开幕。这次会议由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国关注气候变化行动、国际能源署、爱迪生电气协会联合主办,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际电工委员会、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协办。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26个国家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与机构等300多家单位,共计60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国际电工委员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斯·弗雷斯维克在大会致辞时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地球资源,实现更加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契机。也为有效利用清洁能源,实现人人皆可享有可靠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证。

弗朗斯·弗雷斯维克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引入国际标准是解决这项技术难题的必备要求。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设定中,各项基础设施将高度相互依赖。为使各国信心十足地迎接全球能源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必须引入一种设计和建造多层面交互式基础设施体系的标准方法。

“尽管相互依赖是所有能源基础设施共有的一项基本特征,但全球能源互联网对相互依赖程度有着更高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对整体可用性做出明确决策,并在基础设施设计之初就将其纳入考虑。而不是采用事后衡量或事后添加的方案。引入国际标准将在实现基础设施高度相互依赖这项任务之初发挥关键作用。”弗朗斯·弗雷斯维克说。

弗朗斯·弗雷斯维克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复杂的系统。这一概念将充分受益于国际电工委员会率先采用的这项联合全球各标准组织,集全球专家的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史无前例的独特系统方法。中国已成为这项系统方法的重要践行者,多年来,中国专家为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国际电工委员会将全力支持这一远见卓识的宏大项目。

分享到:

关键字:全球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