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研究与解读 返回

刘振亚:加快构建基于特高压的全国能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5-11-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根本出路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加快新能源开发利用,走低碳发展道路,实施“两个替代”(清洁替代、电能替代)。

2000—2014年,全球风电与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年均增长28%,我国年均增速达50%。新能源技术进步和发展势头比预期更快更猛。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面临几个突出问题:

开发力度不够。虽然近年来我国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加大、成效显著,但总体开发利用率还不高。截至2014年,我国风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近3000万千瓦,合计仅占我国总装机的9.5%、发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的3.2%,与德国、丹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三北”地区还有大量风能、太阳能资源亟待开发。西藏、四川水电技术可开发量2.6亿千瓦,有2亿千瓦尚未开发,占全国70%以上。相当于每年流失8000亿千瓦时以上电量,接近10个三峡电站发电量。

配置能力不足。我国清洁能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三北地区,必须通过大电网在全国优化配置和消纳。由于长期缺乏电源与电网统一规划,一些地区风电、光伏发电无序发展,特高压外送通道核准滞后,导致清洁能源发展与电网发展很不协调。目前电网跨区输送规模只有6900万千瓦,仅占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的16%。预计2020年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将分别达到3.5亿、2.4亿、1.5亿千瓦,对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提出更紧迫要求。

减排压力巨大。我国已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做出碳排放承诺。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2.6亿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97.6亿吨,占全球的28%,居世界第一。如果不采取有力举措,我国2030年碳排放将达到125亿吨,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加快电网发展,构建基于特高压的全国能源互联网,大幅提高电网资源配置能力,加快西南水电开发,满足“三北”风电、光伏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重点。目前,构建全国能源互联网、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已具备资源、技术、装备等基础条件。

预计到2050年,我国发电装机达到64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58亿千瓦,占90%以上。煤电装机将在2020年达到12亿千瓦峰值,此后新增电力需求主要靠清洁能源满足,煤电逐步减少发电并有计划关停。

建议加快西南水电和西部北部新能源开发。力争四川、西藏水电分别于2025年、2035年基本开发完毕。到2020年、2030年,清洁能源装机分别达到8.2亿、17.8亿千瓦,比重分别提高到16%、29%。

在国家层面加强电力统一规划,将特高压电网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重点,纳入“十三五”规划,统筹清洁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加快特高压主网架建设,满足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需要。

推进西部大煤电基地集约化建设,严格控制东部新增煤电并减少现有燃煤电厂发电。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互联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