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中国每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都是在能源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形成的。现在要经济要转型,要转到能源中低速增长、经济仍然在中速或者高速增长态势,这是一个痛苦的转变。
文/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 韩文科
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三中全会以后,大家对改革寄予了厚望,尤其是对能源领域的改革,大家的期望比较高。但是,现在也有很多人讲改革改不动,好象和期待的差距很大。能源领域,可能是有这种落差。
那么,这种落差怎么理解?我们怎么看待能源市场化改革?或者我们要讨论的改革应该在什么筐子下制定出来?我理解,有三个问题是改革具体实施或者制定方案过程中绕不开的,这三个约束改革的问题必须要考虑:
第一,能源供求平衡和保增长、调结构的制约。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现在虽然经济在下行,但是能源需求仍然在中低速增长,而我们国家又有一个长远目标,就是习总书记讲的中国要实现中国梦。按照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走过的路子,每一个阶段的经济发展,都是在能源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现在要经济要转型,要转到能源中低速增长、经济仍然在中速或者高速增长态势,这是一个痛苦的转变。
大家都看到,我们要实现2020年小康社会、2030年之后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今后的能源需求还会有一定的增长,而且结构要有巨大变化。特别是雾霾产生以后,能源更加清洁、更加低碳是必然要求。保增长和调结构,是今后领导人或者国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这是能源改革的一大制约。
第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制约。
现在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赋予了好多新的内涵。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为什么专门讨论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习总书记又把能源生产、消费革命和能源领域的改革串起来,他为什么这么讲?这都要求我们,站在国家安全的角度来审视能源安全和能源发展。
当然,中国过去一直比较重视能源安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阐述。现在大国之间的关系或者地缘政治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中美在构造、建设新型的大国关系,但是,国际上摩擦不断,乌克兰危机爆发出新的能源、地缘政治危机等等。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要有一些支撑点。所以,国家提出今后能源发展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能源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国家能源安全。
第三,现在经济处于换挡期,下行压力比较大的制约。
经济减速,实体经济发展比较困难。能源行业都是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里份额比较大的实体经济,现在的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改革,另一方面,要使能源产业保持比较好的发展态势,国家还是希望有一些新的项目、新的举措。于是有的人讲:“是不是不要市场化改革了,政府重新处于主导地位了?”
讨论当前的改革,绕不开这三个问题,必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能源领域的改革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有过激的动作,好多改革必须要认真的、深入的思考,比如石油领域。
从国内来讲,油气领域要尽可能打破垄断,使国有大企业尤其“三桶油”的垄断尽可能减少,放开更多的环节,包括推动混合所有制。但是,从国际上来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比较大的跨国能源企业在国际上竞争,国家也不能称其为一个大国,新型的中美大国战略关系都不可能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