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主要谈了气候变化的科学共识、政治共识和商业共识,他表示,虽然在科学上关于“全球变暖”的问题还有很多争议,但气候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在不断增加;关于政治共识的问题,虽然政治家们还在讨价还价,但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组织都在采取行动。例如,欧盟提出到2020年的“三个20%”的目标,即温室气体、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分别达到20%,美国也提出温室气体减排17%,而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15%左右。
李俊峰表示,仅仅是科学共识和政治共识是不够的,没有商业的参与,人类没办法真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两三年更新一部两三千块钱的手机,但几乎没有人去更新热水器”,李俊峰认为,全球新能源行业应该建立全新的商业模式,就是皇明提出的“气候商业、改善气候”。
李俊峰介绍,无论是节能还是利用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能源,其成本都高于传统能源,这不是因为新能源的成本本身就高,而是因为商业模式。“燃煤发电中没有计入环境成本,化石能源导致的阴霾天气也没有为此付费,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也没有计入成本”,
李俊峰认为,现行的商业模式使得节能项目的竞争力降低了。 “我们应该少用化石能源、多用可再生能源,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李俊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