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
各位,刚才听了前面三位专家的演讲,也受到一些启发。
今年6月份,国务院已经下发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现在行业内都在认真考虑如何贯彻落实规划,制定自己的行动方案,政府有关部门也在研究,按照职能分工,包括研究一些支持政策。
我认为,规划发布以后,行业内更加务实地推动这项工作,今天来这个会,主要是想就最近的推进情况、一些体会跟大家交流,所以今天我想简单说三点:
第一点,刚才陈主席说到一个观点,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中国是最大的市场,我也想谈谈这个看法,我的体会,中国应该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潜在需求最大的国家,主要有两点考虑:
第一,将来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世界上最多的,我大致统计了一下数据,2008年时,我国汽车保有量5000多万辆,2009年6000多万辆,到今天为止是9000多万辆,增长势头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大致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肯定超过2.5亿辆,这是一个什么水平呢?目前世界上汽车保有量最多的是美国,2009年也是2.5亿辆,剩下的就是日本,7000多万辆,再下来是3000多万、4000多万辆,美国达到了2.5亿辆,剩下的都没有超过1亿辆,因为这些国家发展比较早,它的保有量基本已经饱和了,或者说基本稳定了,只有中国增长很快,现在汽车保有量中国应该是第二位了,到2020年,中国肯定要超过美国。即使我们达到2.5亿辆,我们的千人保有量也就170多辆,基本处于全球平均水平,现在美国的千人保有量是最多的,823辆,几个大的,千人保有量都在500辆以上,我们达到2.5亿辆才170多辆,远不会饱和,还会增长,所以我说,中国将来肯定是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第二,前面蔡主席讲到一个观点,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我想说,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燃油供应将面临严峻的挑战,2009年我们只有6000多万辆汽车保有量的情况下,一年消耗的汽车燃油1.35亿吨,到2020年,超过2.5亿辆意味着我们的保有量跟2009年比翻两番还多,汽车翻两番,燃油翻两番是什么情况?超过3.5亿吨,能源从哪里来?一方面是国家的能源战略,刚才蔡主席讲到,应该降低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实际上我们的柴油和汽油,一半以上都是给汽车烧掉的,这里要翻两番,能降低结构吗?所以,由于地域和政治的原因,我们能不能拿到这么多油,中国自产的油,我看够呛,上不去了,不可能供应得上。
这种情况下,我想无非就几种前途,一种前途是限制购车,今后不让大家买车了,现在就挺多的,显然这不是办法;第二种前途是定量供应燃油,可能大家也未必能接受;还有一种前途就是按市场、按需求涨价,我在设想,现在的汽油八块钱一升,如果涨到15块钱,涨到20、30块钱一升,恐怕到时候大家买得到车,买得起车,可能开不了车,或者是开不起车,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大家会想到电动汽车从目前的技术来看(作为)上下班代步工具一点都没有问题,况且我们还在不断进步当中,电动车在运行中肯定是便宜的,现在是初始投资,肯定贵一些,政府还有补贴,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些情况会慢慢改善,所以,我们在推进发展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绝不是跟着别人走,也不是纯粹的谈“弯道超车”,如果对电动车而言,我们可能还不是为了节能,更重要的是要替代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所以国家提出要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
第二,目前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出现了比较好的势头,规划发布以后,一是行业内整车企业都在研究如何按照规划的要求做,有的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规划,过去说,搞电动汽车,大企业、央企、国有企业不积极,小企业反而积极,现在变了,大企业不再观望,不仅开始投入,而且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另外,发展也不再停留在改装和搭载的思路上,全新完全按照电动车要求来设计,全新电动车驱动平台都在推进。另外,我们的电池也不再停留在磷酸铁铝或锰酸铝体系,新一轮电池技术的研发,下一代电池的研究都在稳步推进。
另外,(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一开始光靠市场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需要政府一些引导,包括我们讲的“十乘千辆”,前面有的是要这个名,现在试点城市都在研究,而且有的已经明确提出了下一步的要求,另外国际上跟我们的合作不是我们去找他们,而是他们主动找到我们,一个说到我们可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当今世界,需求为王。第二,我们具体的进展情况,我们确实有些工作走得还是比较稳的,比如我们的标准,现在在WP29框架下,作为世界上主要的四个国家,中国是副主席单位。
我想,不要说太多,我认为大家更务实了,势头是非常好的,我们想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很好地推进这项工作,这些年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有很多的研讨会、论坛,也有很多的议论甚至争论,但我感觉务虚的多,务实的少,我希望今后能够更加务实,有些东西应该让市场来判断、市场决定,有些应该由企业本身来理解,我总希望扎实地推进这件事儿。
第三,贯彻落实规划现在也有一些进展,第一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可能在一开始政府的作用还是比较重要的,按照规划的要求,政府要建立一个协调机制,现在正在推进;二是如何研究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把这些政策措施体系化,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政策措施,但如何把它体系化,另外,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政策的侧重点也需要有一些变化,另外一个非常好的,按照规划的要求,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如果是大家比较注意的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最近已经研究了一个资金管理办法,马上就准备发通知,第一批项目指南,这一批的指南我们主要退出了新概念的电动车整车技术和电池电机技术,马上就要实施了。第二,我想在发展初期主要是靠市场促发展,以应用促发展,所以我们提出要进一步做好示范试点的工作,“十乘千辆”,可能我们还要扩大范围继续实施这个政策,第三就是刚才我说的如何成体系地研究有效的政策体系。
另外,在标准化方面,可能后面有人谈到这个问题,我就不说了。再就是关于充电设施建设,按照分工,最近我们还要研究一次,突出几个从政府层面该做的事情,总之,确实希望行业内对这些问题如何推进实实在在的发展,大家能够提出更多意见和建议,对于有些问题,我认为国家发布的规划在技术路线、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上已经明确了,这些问题上我不希望再去搞争论,光争论不干,事情是要干的,讲心里话,很多事情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国际上也都处在探索阶段,哪种模式、哪种路线是对的,都没有定论,我主张在这种情况下靠企业去选择,让市场决定,这恐怕更符合规律,我最担心的是,议论来议论去,谁都没有干,最后一事无成。
总之,我们想,目前的情况、势头,大家的认识在逐步统一,我对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充满信心,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