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新型电力系统 返回

风电光伏新增投资规模“双降” 电网瓶颈阻碍欧洲风光前景

作者:记者 李丽旻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5-02-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欧洲风能行业协会披露2024年欧洲风电装机情况,去年,欧盟新增风电装机13吉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增速遭受重创,整体来看远低于此前制定的每年新增至少30吉瓦目标。同期,欧洲光伏新增投资也出现近年来首次下降,装机增速较几年前也有所放缓。

多家行业机构认为,电网接入能力不足和电网灵活性缺失已成为阻碍欧洲风光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欧洲能源系统存在的结构性挑战正成为可再生能源进一步扩张的瓶颈,如果不及时做出改变,欧洲或难以达成既定气候目标。

■■ 风光增速不及需求

欧洲风能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欧洲新建约13吉瓦陆上风电项目、约2.3吉瓦海上风电项目,整体来看,风力发电占到欧洲2024年能源消费的20%左右。

根据欧盟既定能源发展目标,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在整体能源消费占比应达到42.5%以上,据此测算,目前风电装机增速远不及目标。

“虽然2024年欧洲电力消费中约有20%都来自于风电,但欧洲却没有新增足够多的风电场。”欧洲风能行业协会首席执行官贾尔斯·迪克森表示,“项目审批的繁文缛节、电气化不足,以及拖延的电网接入都在制约风电发展。欧洲必须尽快解决现有问题。”

不仅如此,即使是风头更盛的光伏,装机增速同样并未达到预期。根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2024年,欧盟国家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65.5吉瓦,较2023年上涨4%,新增装机远低于2022年和2023年。

在该机构首席执行官沃尔伯格·赫姆茨伯格看来,欧洲目前光伏发展情况是对政策制定者和系统运营商的警告。“欧洲目前每年需要新增70吉瓦光伏装机才能达成2030年目标,新增光伏项目部署减缓意味着拖累欧洲在能源安全、气候目标以及竞争力方面的目标,各方应尽快采取纠正措施。”

■■ 电网消纳遭遇瓶颈

对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推进的“放缓”,多家研究机构不约而同地将“电网瓶颈”视为制约风光发电增长的关键因素。

欧洲风能行业协会分析指出,缺乏电网接入是制约欧洲部署风电项目的“首要原因”。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欧洲范围内等待电网接入评估和电网许可的风电项目总装机量超过500吉瓦,不仅“排队”时长遥遥无期,欧洲电网容量扩张速度更是十分缓慢。

该机构举例指出,德国一座装机容量900兆瓦的风电场已经完成安装,但根据德国输电系统运营计划,该项目可能要等到2026年才能接入电网。

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光伏领域。欧洲光伏产业协会表示,受益于创纪录的光伏组件低价,近两年欧洲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但由于电网限制和市场不确定性,到2026年欧洲新增光伏装机量增长速率或持续放缓。

市场研究机构Aurora也在最新行业报告中指出,2023年,欧洲电力系统中弃电量不少于57太瓦时,较2022年同比增长14.45%,其中德国、波兰、英国等国弃电现象尤为严重,弃电量超过电力需求的4%左右。

重重制约之下,欧洲可再生能源领域新增投资已有所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光伏领域新增投资超过600亿欧元,但2024年这一数据约为550亿欧元,近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在风电领域,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为310亿欧元,获得融资的风电项目装机总容量约为19吉瓦,较2023年的21吉瓦也有所下降。

■■ 诸多挑战亟待突破

除了电网容量扩张不足,灵活性不足同样为可再生能源项目增长带来挑战。行业研究机构表示,近年来愈加频繁出现的“负电价”现象也可能拖累欧洲风光装机增长,“负电价”时长的增长很可能进一步打击行业投资积极性。

Aurora研究部门可再生能源主管丽贝卡·麦克马纳斯指出,负电价和电网限制是当今欧洲市场上可再生能源资产的重大风险,随着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项目部署,这种风险还可能进一步加剧。

此外,多家机构也提醒称,目前,欧洲政治格局的动态变化也可能对可再生能源产业带来改变。今年1月,德国选择党总理候选人公开表示,如果在今年举行的选举中获胜,将“拆除德国所有风力发电机”。同时,德国部分地区居民也反对风电项目投资建设。

对此,欧洲光伏产业协会认为,目前,光伏装机增长放缓反映出欧洲面临着严峻的结构性挑战,在政策框架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于太阳能行业发展的欧盟成员国,这一现象尤为明显。未来,欧洲企业应更加关注智能电网、储能、需求响应等电网灵活性调节手段,让电网灵活性能够跟上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同时欧洲各国政府也应营造友好环境,确保政策稳定性将尤为重要。

欧洲风能行业协会则呼吁欧洲各国政府,加快政府审批、加强电网接入,以及推动经济电气化。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