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今日头条 返回

铝基铅炭电池异军突起,长时储能市场能否迎来新变局?

作者:刘亚珍 来源: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5-02-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储能技术的激烈竞争中,铝基铅炭电池如同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正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行业中崭露头角。与此同时锂电池作为储能领域的传统强者,凭借其成熟的技术和广泛的应用基础,依然牢牢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

面对这样的格局,不禁让人产生好奇,铝基铅炭电池能否在未来的储能市场中,与锂电池一较高下,甚至撼动其霸主地位?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小编将从技术特点、市场前景等多个维度,对铝基铅炭电池与锂电池进行对比分析,共同探索2025年储能技术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为传统铅酸蓄电池的先进演化版本,铝基铅炭电池,不仅继承了铅炭电池的诸多优点,如技术成熟、安全性高、原材料丰富且回收成本低等,更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性能上的显著提升。

通过引入电容活性炭和优化负极材料,铝基铅炭电池成功提升了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使得电池在充放电性能上有了质的飞跃。同时,采用铝基铅合金复合材料替代传统的铅合金板栅,进一步降低了电池的内阻,提高了电池的整体性能。

此外,铝基铅炭电池在安全性方面也表现出色。它使用稀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不会发生热失控和自燃爆炸等安全隐患。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就曾表示,铅炭电池解决了硫酸盐化问题(即硫酸铅结晶颗粒长大而失去充放可逆性),使电池寿命延长了若干倍,再加上原有的安全、廉价、易于再生等优点,铅炭电池理应成为目前大规模储能的首选。

从企业来看,目前国内布局铅炭储能电池的公司包括天能股份、昆工科技、圣阳电源、双登集团、南都电源、超威集团等,其中昆工科技在铝基铅炭储能电池这一新型赛道上表现最为突出,其位于云南曲靖陆良的国际首条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生产线已具备年产5GWh大容量高安全铝基铅炭长时储能电池的生产能力,而位于宁夏银川灵武市的一期10GWh生产线也即将投产。

2024年10月9日,昆工科技首批铝基铅炭储能电池及户用“储能逆控一体机”顺利出口乌兹别克斯坦,并与赞比亚、刚果(金)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展开深入合作。

从市场情况来看,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应用铅炭电池技术的新型储能招标项目共计8个,规模合计95.74MW/569.67MWh,投资总额35672.06万元。其中最大投资额项目为2024年度(第一批)铅炭电池储能EPC总承包项目,具体建设地点位于浙江省嘉兴市与江苏省江阴市,拟新建AGM铅酸铅炭电池储能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265.421MWh、41.475MWh。项目充分利用所在地区峰谷电价特点,通过合理规划储能,可节约电力资源,降低能耗成本,对提升当地电网平衡调节和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将采用先进的铅炭电池技术,为相关区域提供高效、稳定的储能解决方案,助力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计划开工期为2024 年4月25日。 

随着铅炭储能电池产业的一片欣欣向荣以及2024年下半年铝基铅炭储能电池的大步调迈进,业内关于铝基铅炭电池或将成为锂电池在储能领域应用重要替代的呼声日益高涨。

的确,铝基铅炭电池所使用的水性电解液,天然具备较低的热失控风险,锂金属虽然活性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起火风险,但作为储能行业发展的核心阵地,针对锂电池的技术迭代也在加速更新,铝基铅炭电池能否在安全性上一直保持优势还未可知。

从储能时长来看,铝基铅炭电池超120小时的储能能力的确更加切合未来市场对于长时储能的刚性需求,然而现阶段在长时储能领域不少行业大佬与重要资本均已押宝液流电池,铝基铅炭电池的入场时间还是略晚一步。

从原材料储备来看,我国具备丰富的铝、铅、碳资源可以更好的支撑铝基铅炭电池产业的快速成长及发展。

从回收再利用角度来看,储能锂电池的成分复杂,不同类型的电池需要采用不同的回收方法和工艺流程,增加了回收难度和成本,废旧锂电池中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等危险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以业界对于储能锂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依然保持理性态度。相对而言国内针对于铅炭电池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已经建立,且在多个领域得到成功应用。

回望储能产业飞速发展的许多年,锂电池作为行业核心贯穿了多个龙头企业的崛起之路,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和市场拓展等手段,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又为储能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其他的技术路径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试图“取代”锂电池的霸主地位。从提出分庭抗“锂”口号的钠离子电池,到专攻长时储能的液流电池,再到近期热度空前的铝基铅炭电池。

对此,有业内人士判断,未来的储能电池技术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发展阶段。这一领域的技术演进,将彻底告别以往单一技术迭代替换的旧模式,迎来一个不同技术路径百花齐放、共同发力的崭新格局。

从锂离子电池的优化升级,到钠离子电池的异军突起,再到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新型技术的不断探索,储能电池技术的多样化趋势愈发明显。这些多样化的技术路径,将紧密围绕各类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通过博采众长、多效整合的方式,为能源存储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以宁德时代所开发的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为例,即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搭,再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里,以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锂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池的混合,能够在提高续航、安全的同时,降低成本。

“就像已经出现的混合储能,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现在大家还是在系统层级,随着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不断深入细化到电池领域,你想象一下一个集齐钠离子电池低温、锂离子电池高效、液流电池长时、铅炭电池安全等所有Buff的‘最强形态’,所以现在每一种电池技术的发展都会让我们无比兴奋,这都是一块块的‘长板’,而这些‘长板’最终都会为储能系统这个‘木桶’赋能。”某锂电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如是说。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新型储能,中国储能网,储能电站,铅炭储能电池,CESA储能应用分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