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 返回

100GWh!海博思创2年内与两大锂电巨头深度绑定背后

作者:吴涛 来源:中国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5-02-0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进入2025年,行业洗牌的趋势依然在加速,强强联手、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储能企业穿越行业周期,赢得“卡位战”的关键。

系统集成第一股与两大锂电顶流相继联手

2025年2月7日,亿纬锂能宣布重磅合作,其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亿纬动力与海博思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建立2025-2027年度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为50GWh!

这是海博思创不到两年内与锂电池巨头深度绑定又一个大动作。

2023年8月17日,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就推进储能、光储充、智能制造等多领域达成深度合作,计划未来三年电池产品采购总量不低于50GWh。

从现如今竞争格局看,三者均是储能赛道的“顶流”。

其中,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商,市场份额长期稳居第一,在2018年成立储能事业部后,储能业务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到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板块的收入已经从 1.89 亿元激增至近 600 亿元。

2021-2023年,宁德时代已连续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从各家机构近期发布的榜单看,宁德时代2024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均位列第一。

与此同时,另一家锂电巨头亿纬锂能2024年已经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储能电芯供应商,仅次于宁德时代。

亿纬锂能此前的财报显示,其2024年前三季度储能电池出货量为35.73 GWh,同比增长115.57%。该公司制定的年度储能电池出货目标为50 GWh,相当于2023年出货量的两倍。

海博思创则是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集成商,近两年其系统出货量均居于行业前列。

1月27日,海博思创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储能系统集成第一股,在IPO政策收紧背景下,海博思创上市,说明这家企业的“硬科技”实力得到认可。

资料显示,目前,海博思创形成了8大核心技术模块和28项核心技术,21-23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188.7%,2024 年前三季度,海博思创营收51.98亿元,同比增长20.40%;实现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77.36%。

预计2024 年,海博思创的营收将从82.66亿元增至87.01亿元,同增18.39%至 24.6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14亿至6.47亿元,同比增长6.25%至 11.84%。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均为海博思创的核心储能电芯供应商,2021-2023年,宁德时代均为海博思创的第一大储能电芯供应商,2024年上半年,亿纬锂能超越宁德时代,成为海博思创的第一大储能电芯供应商。

海博思创招股书披露,2024年上半年,其共计向亿纬锂能采购5亿元的储能电芯,同期宁德时代的采购金额为3亿元。

行业洗牌加速,强强联合是大势所趋

近两年,价格战持续推动者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这一趋势仍在加剧。

2024年以来,中东等海外新兴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众多企业纷纷抢夺的新“阵地”。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1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规模已经突破了170GWh。其中,储能系统的订单量超过57GWh。

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国内外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

国内市场看,在国内大规模储能设备招投标市场中,考验着储能设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中标企业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大规模订单留给新入局企业的空间已经收窄。

国外市场看,出海获得订单的企业范围也逐渐缩窄,多为前期出海已经有一定积累的企业,其中出海经验以及具备资金、技术、渠道、售后服务支撑等综合实力成为出海企业重要加分项。

自2024年下半年,海外市场出现了多个超级大订单,且多为头部企业获得,储能领域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烈。

强强联合、深度合作成为储能企业穿越行业周期,加速出海的必然选择。

与锂电池巨头的合作,海博思创能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前者可以借助后者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后者则可以通过优质电池厂商的产品保障系统产品的质量,也能够借助其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加速出海进程。

与亿纬锂能的合作中,海博思创在公告里提到,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结合海博思创在能源领域的资源、供应链服务能力,亿纬锂能在电芯、储能核心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双方未来可以在相关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各关键环节,搭建双方共建、高效集成的产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深度挖掘各自产业资源价值,加快产业资源交流互通。

海博思创的主要优势在国内市场,其已与国内行业众多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发展和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

下游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华能、国家电力投资、华润电力等主要央企发电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电网公司,及特变电工、晶澳科技等大型新能源集团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海博思创2024年以来先后中标多个储能项目、斩获储能订单,对外已公布的订单合计超过26GWh。

尽管海博正在发力国际市场,但入局相对较晚,2024年1-6月,其实现境外储能系统收入904.22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仅为0.25%。

借鉴宁德、亿纬在海外市场开拓的经验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2024年以来,对于正在崛起海外新兴市场,这两家企业均收获满满。

其中,亿纬锂能先后与Powin、AESI等海外储能系统集成商签订了15 GWh与19.5 GWh的储能电芯供应协议。

宁德时代则成为阿联酋国际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的首选承包商和供应商名单,将为该项目提供总容量达19GWh的储能系统,这一订单已超越此前特斯拉Megapack在2024年7月斩获的15.3GWh系统订单额,成为目前全球储能系统领域最大一笔订单。

其实,与宁德、亿纬的合作,海博均提到了海外市场。

与亿纬的合作中,海博思创在公告里提到,双方承诺以国内市场合作为基础,协同开拓海外市场业务,并积极探索在产能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应对未来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于宁德时代的合作中,海博思创在公告里提到,希望双方的合作能更加深入,在海外市场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

在最近的一次公开活动中,海博思创董事长谈到,今年的战略规划主要有三点,其中包括立足国内市场,保持市场领先优势和规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聚焦大储和工商业,定点突破,重点聚焦北美、欧洲、澳洲和中东等市场。

此次海博思创与亿纬锂能的合作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期待,此前,阳光电源与中创新航共同拿下沙特7.8GWh系统和电芯订单已经开创了系统集成与电芯强强联合的典范。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新型储能,中国储能网,储能电站,海博思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