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中国新能源产品畅销全球

作者:记者 杨梓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5-02-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国绿色贸易领跑全球。在绿色能源领域,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71.9%;光伏产品连续4年出口超过2000亿元;锂电池出口39.1亿个,创历史新高。”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近日在国新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上介绍。

我国绿色能源产品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作出巨大贡献。业内人士认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应加快完善碳足迹管理等相关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持续巩固并拓展绿色贸易优势,让我国新能源产品与技术更好地走向世界。

■■竞争力强劲源于多方面优势

光伏产品方面,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太阳能电池77.9亿个,同比增长38.2%。风机方面,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近日指出,2024年我国风电整机出口5.5GW,出口至24个国家,累计出口至56个国家。锂电池方面,研究机构SNE Research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总量达785.6GWh,同比增长26.4%,六家中企上榜全球动力电池装车前十榜单,市占率之和达65.5%。

出口成绩斐然,主要得益于我国绿色能源产品自身强劲的竞争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显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

以光伏产品为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光伏分会秘书长张森认为,中国光伏行业在技术储备、市场规模、制造能力、产业链完善程度等方面均居全球第一,“出海”产品在功率、效率、质量、配套服务、本土化等方面均可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在锂电池产业,我国拥有众多技术成熟、规模庞大的锂电池企业,并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等下一代电池技术,为锂电池产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业内预测,今年新兴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将为我国新能源产品出口带来更多机遇。

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新增装机将达596GW,同比增长6.0%。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海外陆上风电中长期装机需求稳步增长,增量需求主要来自亚非拉区域市场,2027年前后亚太、非洲、中东地区合计陆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基本追平欧洲市场陆风需求。中金公司预测,受益全球新能源车需求回升,以及光储平价驱动储能在全球范围内需求释放,叠加美国2026年储能关税或引发抢装,2025年全球锂电池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速,预计2025年“动力+储能电池”出货或超1.8TWh,同比增长30%。

■■“出海”新挑战增多

虽然我国风机、光伏产品、锂电池等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具备显著竞争优势,但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加,给我国绿色产品出口带来诸多挑战。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认为,当下光伏产业在开拓海外市场进程中遇到的最棘手难题,是来自出口国的政策变动以及政治层面摩擦所衍生的风险。“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源去调整,以满足当地政策规定。例如提高关税将直接增加光伏产品的出口成本,削弱产品在当地市场的价格竞争力。”

与此同时,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等政策出台,对我国绿色产品出口提出更高要求。以锂电池为例,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吴微提到,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在与国际标准互认和对接方面存在阻碍。国内电池企业在产品出口时,必须满足国际买家对碳排放的相关要求。然而,不同国际标准之间尚未达成完全互认,无疑将增加国内企业的认证成本与适应成本。此外,在电池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碳排放主要集中于上游锂、钴、镍等金属材料的开采以及加工精炼环节,供应链上游的减碳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发展绿色贸易专项政策呼之欲出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企业向海外拓展是当下趋势,但在此过程中务必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熟知当地政策与市场需求变化,谨慎评估各类风险。

与此同时,在绿色贸易发展层面,完善碳足迹相关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吴微提到,要建立全生命周期碳核算体系,完善电池材料排放因子数据库,确保碳足迹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和国际碳足迹核算标准的制定,确保中国企业的碳足迹管理与全球标准接轨,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互认工作。

在完善碳足迹评价体系方面,相关部门正积极行动。商务部外贸司近日就《光伏组件出口产品低碳评价要求(征求意见稿)》行业标准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规定了光伏组件碳足迹评价的功能单位、系统边界、取舍准则、数据和数据质量、计算方法、数据质量评估、低碳评价要求、产品碳足迹研究报告的一般原则和方法,适用于光伏组件出口产品的低碳评价。

为积极发展绿色贸易,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孟岳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形成合力,抓紧出台发展绿色贸易的专项政策,拓展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推动外贸全过程绿色低碳发展。同时,加强第三方碳服务机构与外贸企业的对接,提升碳足迹认证等碳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商务部将继续通过多双边渠道,积极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谈判,拓展绿色低碳领域国际合作,为促进全球绿色贸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