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电池尺寸持续扩大以及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已成为业界关注的趋势,并对电池储能系统成本下降发挥了关键作用。
自2023年转向生产300Ah及以上容量的电池以来,一些制造商所宣布的电池最大尺寸已实现翻倍增长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最新发布的《2024年储能系统成本调查》报告,从2023年至2024年,电池储能系统价格同比大幅下降40%,降至全球平均165美元/kWh水平。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指出,这是该公司自2017年调查启动以来记录的最大年度降幅。
电池成本下降受多重因素推动,包括电池材料价格下跌以及电池制造商间竞争的加剧。中国生产的电池储能系统成本显著低于美国和欧洲,这或许并不令人意外。对于持续时间从0.5小时到4小时的所有电池储能系统,中国产品价格比欧美市场低约60%。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调查表明,2024年中国生产的4小时电池储能系统平均价格为85美元/kWh,首次跌破100美元/kWh大关。在近期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进行的16GWh电池储能系统招标中,平均报价更是低至66.3美元/kWh,而在中国石油公司的另一项竞争性招标中,2.5GWh的合同报价范围则在59美元/kWh至139美元/kWh之间。
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储能分析师Isshu Kikuma在接受行业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收集的数据及与市场参与者的交流,他预计整体成本将出现大幅下降。Kikuma说:“我们知道这一结果会比前一年低很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并不令人意外,但40%的降幅确实非常显著。”
Kikuma指出,最近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的锂离子电池价格调查发现,到2024年电池价格同比下降了20%,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最大降幅,这表明储能系统供应商正在积极寻求降低其他领域成本。这可能包括压缩利润率或寻找更具成本竞争力的非电池组件供应商,如电力转换系统(PCS)和其他电网平衡设备。
Kikuma说,“总的来说,除了材料或电池价格下降外,市场上还存在推动降低成本的其他动力。”
在电池生产方面,越来越多的制造商转向生产300Ah磷酸铁锂电池(LFP),这是推动成本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上图所示,多家主要制造商已经宣布推出更大尺寸电池。Kikuma指出,该图表显示的是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宣布转向生产更大尺寸电池的年份,而不是开始大规模生产日期。
但这仍清楚地表明许多电池制造商正在转向生产能量密度更高、有助于降低电池储能系统成本的大容量电池。
对于电池储能系统来说,到2024年采用300Ah或更大容量电池的储能系统成本(144美元/kWh)比采用300Ah以下容量电池的储能系统成本(137美元/kWh)低5%。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还要求调查参与者指定其电池储能系统的交付年份,从而能够预测2025年降幅将更大。采用300Ah或更大容量电池的储能系统平均成本为122美元/kWh。
Kikuma表示,“许多储能系统开发商都在考虑采用更大容量电池。我们在调查中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哪些因素目前或未来可能有助于降低成本,而最常见的答案之一就是采用更大容量电池。”
在更大尺寸电池和其他技术进步推动下,储能系统集成商和电池制造商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具有5MWh储能容量的20英尺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甚至有些系统的容量还超过了这个标准,例如宁德时代公司推出的6.25MWh Tener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
去年7月,行业媒体曾深入探讨过行业围绕5MWh 的20英尺规格发展趋势。虽然宁德时代公司等储能系统集成商率先行动,但Powin公司、Fluence公司和瓦锡兰公司等储能集成商也纷纷效仿。同时,一些储能系统开发商和运营商也表示,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储能系统是其项目的唯一可行选择。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CEA)在其季度发布的电池储能系统价格预测报告中指出,与能量密度较低的同类产品相比,5MWh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更易运输且价格更低。同样地,彭博新能源财经公司(BNEF)在其年度调查中也发现4MWh或更大容量的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平均价格(176美元/kWh)比2MWh至4MWh集装箱式电池储能系统(128美元/kWh)低27%,并预计这种价格差异将持续至2025年。
然而,尽管电池尺寸和电池储能系统能量密度的增加趋势明显——例如海辰储能系统已宣布(尽管尚未大规模生产)1000Ah以上的电池,而亿纬锂能(EVE Energy)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628Ah电池,但部署更大能量密度的电池储能系统仍面临一些限制。
Kikuma指出:“许多储能系统开发商正在转向采用更大容量的电池,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是安全问题,虽然大尺寸电池发生热失控导致火灾的可能性并不一定比小尺寸的电池高,但一旦发生火灾,后果可能会更严重。另一个挑战是随着电池尺寸的增大和能量密度的提高,电池重量也会增加。”
他强调这可能会给物流运营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在运输这些电池时。因此,在考虑将电池尺寸做得越来越大时,这将成为一个瓶颈。除了物流运输问题和能量密度提升带来的消防安全考虑之外,电池储能系统所需的冷却系统强度提高而产生的噪音量也可能成为一些项目选址和许可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