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氢储能企业 返回

我国首次实现固态氢能发电并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3-03-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眼下,我国多个跟新能源有关的工程项目进展顺利。3月25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固态氢能发电并网率先在广州和昆明同时实现,这也是我国首次将光伏发电制成固态氢能应用于电力系统。

在广州南沙电氢智慧能源站,这7个储存氢气的长方体就是刚刚投运的固态储氢装置。固态储氢与目前的气态和液态储氢方式不同,它是在常温下,通过氢气与合金发生化学反应,让氢原子进入金属的空隙中存储,储氢的压力是2—3兆帕,升高合金的环境温度就可以释放氢气。

南方电网云南电力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郑欣:能够储存200立方米的氢气。它的储氢密度非常高,如果换成普通常用的3个兆帕储氢罐,体积要增加20倍,这样储存的氢气就要占满这样大半个场地的储罐。

固态储氢最大的优点就是简单高效,就好比做一个能量的大蓄水池,可以把光伏、风电等不稳定的发电量高密度存储起来。在广州,这项技术还可以升温释放高压氢气,为新能源汽车加氢。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能源研究中心总经理 雷金勇:能源站通过氢能的制取、存储、发电、加氢一体化,实现“绿电”与“绿氢”之间的灵活转换,很好地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季节性、波动强的难题。

而在云南,固态储氢同样实现了示范应用,氢气释放出来,通过燃料电池转化为电能并入电网,不管是晚上还是阴天,都能实时对新能源最大程度地进行消纳和转化。

整个项目存储的165公斤氢能,在用电高峰时,可持续稳定出力23小时、发供电2300度,将推动大规模稳定消纳清洁能源、加快建成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成山:未来,氢能在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将会持续扩大,“绿氢”的比重也将持续提升。应该说电氢融合是支撑电力系统向高级形态演化的重大变革性技术之一。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