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金融>财政税收与补贴 返回

王秉刚:应设立储能电池准入制度

作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2-09-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我参观过国内储能电池企业的生产线,有的企业管理非常粗糙,灰尘很大,工人可以用手去接触电极片,把汗水和脏东西都留在了上面,这些应该是不允许的。电池每次充换电的过程都是电化学材料转化的过程,工作的过程中,电池本身就在膨胀缩小,如果有脏东西,电池的隔膜早晚都会受到损害,隔膜损伤就会发生短路,就会导致燃烧。还有一些电池的材料,没有经过很严格的评审,还只是设计和发明就直接装车使用,这种电池燃烧的更多。
 
  我国储能电池没有准入制度,样品要拿到几个国家制定的实验室进行试验,至于工厂是什么样的、产品是什么样的,没有像汽车那样很严格的准入审核。现在全国的电池厂一共200-300家,有的人有点资金,从电池厂挖一些人过来就开始生产电池了,还有的人自称是发明家,拿到了投资也建电池厂。国家需要加强电池厂的管理、认证、审核、准入的管理。
 
  电池企业要具备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优秀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坚实的经济实力。目前不少电池企业主要依靠生产末端的检验与筛选来控制质量,这是一种错误与无奈的方法。被淘汰掉的产品成了废品,造成巨大的浪费、增加了成本;经检验通过的产品,从本质说也不是好产品,只是其隐含的缺陷未被检测出来而已,使用一段时间很可能就会暴露出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
 
 
分享到:

关键字:王秉刚 设立 储能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