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储能电池没有准入制度,样品要拿到几个国家制定的实验室进行试验,至于工厂是什么样的、产品是什么样的,没有像汽车那样很严格的准入审核。现在全国的电池厂一共200-300家,有的人有点资金,从电池厂挖一些人过来就开始生产电池了,还有的人自称是发明家,拿到了投资也建电池厂。国家需要加强电池厂的管理、认证、审核、准入的管理。
电池企业要具备领先的产品研发能力、优秀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坚实的经济实力。目前不少电池企业主要依靠生产末端的检验与筛选来控制质量,这是一种错误与无奈的方法。被淘汰掉的产品成了废品,造成巨大的浪费、增加了成本;经检验通过的产品,从本质说也不是好产品,只是其隐含的缺陷未被检测出来而已,使用一段时间很可能就会暴露出来。(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监理专家组组长:王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