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金融>财政税收与补贴 返回

陈清泉:电动汽车产业要平衡好各方利益

作者: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12-05-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如果把电力企业比作"马",把汽车制造企业比作"驴",目前中国大力扶持的电动汽车产业就是"骡子"。因此,电动汽车产业要形成良性发展,必须先平衡好各方利益。”在昨天举行的2012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一语道破新能源车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利益之争。
 
  充电电价是电动车上市关键
 
  北京房山在4月份投用的电动出租车充电站,车辆充电均按照工业用电标准收费,成本比民用电价高出约60%。一些市民表示,未来建在社区、商场等公共设施周边的充电站,如能按照民用电或更加优惠的标准收费,私人购买者的用车成本便会大幅降低,购买电动汽车的积极性势必会提高。
 
  国内电动车行业发展的最大难题莫过于两大利益集团的重新评估,一个是汽车企业阵营,另一个是电力企业阵营。“新能源车归汽车企业研发制造,充电站建设由电力企业负责,因此,不论在标准方面,还是盈利方面,汽车企业和电力企业的利益平衡最为关键。”陈清泉说,能否设计出令双方满意的商业模式,并制定出容易让消费者接受的充电电价,是新能源车上市推广的关键因素。
 
  我国对电动车扶持力度最大
 
  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已经进入电动车行业的企业众多。通过分析比较,陈清泉认为,相比美国、日本、德国等汽车强国,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最大。
 
  根据国务院在4月份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各级政府对电动车购买补贴的力度很大,但各地对个人购买电动车的优惠政策迟迟没有出台,同时,市场上还弥散着一种悲观情绪,认为电动车技术还不成熟。”陈清泉说,目前国内一些企业已经研制出了可以续航400公里左右的电池,一项项技术突破叠加起来,将会构成电动车的整体质量保证。
 
  新闻链接
 
  警惕高新技术产业空心化
 
  在分析我国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时,全国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徐冠华认为,我国目前新兴产业发展仍缺乏核心技术,产业发展有空心化的危险。在技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重走低水平组装加工路线,匆忙扩大产能,质量低成本高,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
 
  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有同质化趋势,已造成新一轮技术重复引进、布局雷同和低水平竞争,带来了产业缺乏竞争力和产能过剩的隐患。
 
  徐冠华直言,一些行业产业化链条缺失,造成高技术产业位于价值链的低端。核心技术缺乏,使得产业发展有空心化的危险,不能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能力。同一行业里科技资源分散,中央和地方企业利用市场力量实现有效布局的能力不足,限制了资源充分利用,也不利于形成规模优势。
 
分享到:

关键字:陈清泉 电动汽车 产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