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金融>财政税收与补贴 返回

董小君:应建“稀土版欧佩克”争取稀土定价权

作者: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2-05-1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却由于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使得稀土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变为经济优势。最近,中国收到美国、欧盟、日本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的有关稀土、钨、钼的出口管理措施的磋商请求后,立即做出回应:一旦被起诉将会主动应诉。
 
  就稀土有关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董小君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占世界稀土储量比重的36%,中国的稀土产量全球最大,占全球稀土产量的95%以上。而美国最大的稀土矿1998年就封存起来了,世界上的稀土大国并不只是中国。
 
  董小君表示,中国面对“稀土之争”,应该有自己的应对策略:
 
  第一、可以与其他稀土大国,比如澳大利亚等建立“稀土版欧佩克”,争取在国际上对稀土的定价权。尽管中国的稀土储量和产量很大,但是目前并没有自己的定价权。“稀土版欧佩克”的建立有利于中国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二、可以用稀土的出口配额换发达国家的高端技术。某些发达国家垄断高端技术,不愿意出口,中国可以拿稀土配额换他们的高端技术。当然,不能指望通过贸易来解决技术问题,技术创新应该依靠本国的力量,只是从目前来看,通过稀土出口配额换技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第三、政府的管理思路要有重大的转变,从目前的出口端管理向生产端管理进行转变。WTO相关规定中,一是对出口政策有限制,对生产政策没有制约;二是国家行为受制约,但企业行为是不受制约的。我们要学习欧佩克的经验,限制产量,不限制出口。而我国一直都是限制稀土的出口,这实际上是运用一种出口端管理模式。我国现在提出限制稀土的产量是一个很好的转变,但是在理念和概念上,还没有明确提出从出口端管理向生产端管理模式的转变。我们还应该学习全球三大铁矿石商的经验,把做强做大本土稀土企业,然后限制产量,这是企业行为,而不是国家行为,WTO不会对企业行为进行制约。
 
分享到:

关键字:董小君 稀土 欧佩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