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金融>财政税收与补贴 返回

李作锋:电网建设应纳入城市主体规划

作者: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12-03-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对话江苏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南京供电公司总经理李作锋
问:从2008年开始,南京主城区已建成了8个变电站,此次的古平岗变电站是收官之战,这是不是意味着南京主城地区的供电瓶颈问题彻底解决了呢?
 
    李作锋:(打开一张2012年的红色区域图)这是我们2012年的供电红色区域分布图,上边将南京地区负荷变化用不同颜色进行了分类,其中红色区域是负荷完全不能开放的区域,尽管这些年有相关变电站陆续投运,但是涉及到城市规划、相关部门协调等很多后续问题仍在推进中,一些相关输变电工程尚未完成,因此城区供电压力仍然存在。
 
    问:在这些变电站建设过程中,政府给予的支持有哪些?
 
    李作峰:在变电站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积极与市政府、省政府沟通汇报,政府给予我们大力支持,早在2008年便成立了南京市电网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常态化的电网建设协调机制,与各区县、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状,并制定了奖惩考核办法,不定期召开电网建设协调会议,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给相关的部门以及区县政府发送电网建设周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罗列,相关领导批示推进,形成了政府领导、社会参与、供电企业推进的工作格局。
 
    问:你觉得政府对电网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的根源在哪里?
 
    李作峰:首先,我们的服务和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以及百姓的认可。另外,我们积极主动向地方政府汇报沟通,寻求支持,把工作做在前边。其次,由于南京城区负荷增长过快,特别是实实在在经历了这几年来迎峰度夏期间限电的阵痛之后,政府不得不以牺牲GDP来保民生用电,这也让地方政府痛下决心要解决这类民生问题。
 
    问:变电站落地难,根源到底在哪里?如何彻底解决?
 
    李作锋:其实就是规划问题。城市规划和电网规划应该有机衔接在一起,并且不能随便调整。但城市规划往往会进行实时调整,使得电网规划也必须作出调整,这势必会造成变电站建设难等一系列问题。电网发展必须要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予以通盘考虑,统筹规划,同步推进。
 
分享到:

关键字:李作锋 电网 建设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