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金融>财政税收与补贴 返回

迟永宁:风电并网标准进入倒计时

作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0-11-09 浏览: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迟永宁表示,国内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的出台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并已经收到了部分反馈意见,“预计将会在明年初开始实行”。

在昨日举办的“金风科技1.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迟永宁表示,国内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的出台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并已经收到了部分反馈意见,“预计将会在明年初开始实行”。

据记者了解,技术规定将从确保电网安全的角度出发,对风电场有功功率以及控制要求、无功功率容量范围及电压控制要求、低电压穿越能力要求和风电场接入电网检测几个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低电压穿越是当电网故障或扰动引起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电压跌落的范围内,风力发电机组能够不间断并网运行,从而维持电网的稳定。

“从目前国内风电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看,技术规定提出的相关技术要求是比较苛刻的。” 众多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就低电压穿越的要求而言,国内的机组制造企业这方面的技术都还不太成熟,相关技术大多掌握在GE、维斯塔斯等外资龙头手中,如果强制要求实现低电压穿越的话对于国内风机制造厂商会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而就在昨日,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联同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电科院)举办了“金风科技1.5MW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测试成果发布会”,首批通过了由电科院权威验证的低电压穿越测试。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对于电网的提出的新规则,一开始也有一些抵触情绪,觉得是电网不接受风力发电而在给风电企业出难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网接纳的风力发电比例越来越多,甚至在局部地区超过20%,才开始慢慢认识到电网为了更多更好的接纳风电,必须要从安全稳定上提出新的规范和要求。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恰恰是这些新的规范和要求促进了风电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武钢表示,目前就1.5兆瓦风机来说,金风科技已经越过“低电压穿越”这一道技术门槛了,但是对以后2.5兆瓦、3兆瓦以致我们现在正在开发的6兆瓦,这项工作还将继续。“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随着国内风电的发展,电网也将会持续不断的对风电机组并网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并网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没有停止,为迎接更多更高的挑战做好准备。”

另外,苏思樵认为,中国企业自主生产的风电设备最终是否能安稳渡过“质量关”也是中国风电行业需要关注的重点。

目前,受国际风电开发趋势推动,中国风机制造商开始进入大型风机设备竞争行列。华锐风电、金风科技、湘电集团、上海电气和明阳风电都在开发更大功率、技术上更成熟,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风机。

《报告》也指出,风电行业当前的主要顾虑是其产品的质量能否过关。一般认为,中国国内风电设备业将在2011年和2012年迎来大考,如果能够成功过关,中国风机制造行业将会实现质的飞跃。

总体而言,《报告》认为,中国鼓励风电发展的政策是成功的,但依然需要一些更具体的改革措施,包括制定协调各方利益的经济激励政策,出台“可再生能源基金”管理办法等。

对于“中国风电是否面临过剩”的担忧,苏思樵表示并不需要过于悲观。从欧美风电发展经验来看,许多国家均经历过爆炸式发展、产能过剩、再消化的过程。“中国或许也会面临这一天,但不可忽略中国市场的消化能力非常高,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总量的比例也还非常低,一旦电网等技术问题获得根本性解决,所谓‘相对过剩’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分享到:

关键字:风电 并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