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返回

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打造“零碳”中国标准

作者:戴瑶 任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5-02-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月8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海南琼海市博鳌镇的东屿岛上游客络绎不绝。他们必经的一个网红打卡点是新闻中心光伏地砖,这里每年可提供清洁新能源超1.2万度电,也是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不多的、能够让游客看得见摸得着的低碳设施。

2022年开始,海南省与住建部计划用三年时间共同创建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如今这座因博鳌亚洲论坛闻名于世界的海岛,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技术和实践的重要窗口。

根据测算,2024年示范区全口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2019年的12167吨降至约470吨,实现减碳96.2%,并将逐步趋近于零。

南方电网海南琼海供电局工程建设部副经理王基龙介绍,示范区绿电自产自用,这里全年可生产绿电约3200万度,能满足示范区每年约1700万度的用电需求,剩余接近一半的绿电上网。王基龙说,示范区还包括了岛外的农光互补项目,可为示范区供给300吨绿色果蔬。

漫步于示范区中,减碳技术随处可见。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博鳌亚洲论坛大酒店、东屿岛大酒店等主要建筑物,均采用了智能幕墙开启扇;光伏地板熠熠生辉、“花朵风机”迎风“绽放”、电气化厨房安全高效......

“我们是从每一个细节抠排放。”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总工程师曾有文全程参与了示范区建设,他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示范区利用废旧建材建设循环花园;通过小型设备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运用AI实现室内空调启动的管控......此次改造后,博鳌亚

论坛大酒店、东屿岛大酒店在住宿客人人数上涨10%的情况下,用能成本下降近20%。

海南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用几个“没有”总结了此次改造:借助自然光能、风能,并应用节能储能设备及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节能降碳,没有大拆大建,没有增加新建筑,没有改变原有的建筑风貌和区域格局,没有破坏自然环境……

走进示范区的运营管理中心,一面大屏幕通过物联网和数字孪生技术,可视化呈现零碳成果。所有的设备、建筑和智能设备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动态管控。曾有文介绍,该系统可以自动监测会议室、酒店房间等使用情况,在无人使用的情况下自动切断节能,“节能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

示范区运营管理中心内展板显示,示范区获得了德国能源署颁发的“零碳运营区域认证”(国内首个区域认证);满足国标《零碳建筑技术标准》(送审稿)中“零碳区域、零碳建筑、低碳建筑”相关技术要求。在202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与会国内外嘉宾对示范区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示范区是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又一创新例证,彰显中国绿色发展决心。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示范区积极加强相关标准研究,印发了《博鳌近零碳示范区创建技术标准》,涉及建筑、交通、能源、电力等领域,覆盖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评估等环节,为热带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了有效路径。

“制度方面的推进是我们目前的一大重点,我们想从博鳌开始制定零碳的中国标准。”曾有文表示,在外国专家前往博鳌进行认证时,看到了示范区做出的成果在国际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他们认可中国在零碳方面取得的成就。“未来我们计划打造海南省绿色低碳研究院,并推动中国标准在国际上的认证。”

当博鳌的海风掠过光伏矩阵与红树林,这座“东方达沃斯”正以硬核技术标准重新定义零碳未来,为全国近零碳改造升级提供“博鳌方案”,更为全球“近零碳标准”提供“中国答案”。

分享到:

关键字:零碳示范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