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液流电池 返回

央视新闻:全钒液流储能助力中国极地能源领域实现绿色科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央视新闻 发布时间:2025-02-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南极秦岭站是新时代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2025年2月7日是秦岭站开站一周年的日子。

记者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了解到,我国在秦岭站建设的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即将交付使用,这也意味着我国在极地能源领域已实现绿色科考。

目前秦岭站的能源系统已经安装完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制氢、储氢、氢能源发电等硬件的全部安装,进入局部调试阶段,包括制氢、储氢、氢能源发电的调试,风光储微电网的联调联试等,近期将进行“风、光、储、氢、荷”系统的整体联调。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孙宏斌:秦岭站非常重要的一个亮点工程,就是我们在世界上第一次能够实现南极极端环境下,规模化的清洁能源系统,预计大概是在二月,能够整体的投入运行,应该说这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能源的设备和系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孙宏斌介绍说,我国南极秦岭站最大负荷一般在冬季出现,约为270kW,日常用电负荷平均约为150kW。目前设计的清洁能源系统中,光伏和风电占整个秦岭站总能源容量的60%。为了确保各项系统能够在南极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太原理工大学还专门建设了模拟南极极端环境的数字孪生实验室。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清洁能源首席科学家孙宏斌:包括像强风的模拟、极地太阳的模拟、极昼极夜的模拟等,要在我们这个极端实验室得到模拟,是我们建这个实验室的一个初衷,能够解决研究难、测试难、运维难。

按照该设计,建成后的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在无风无光的情况下可为站区提供约2.5小时,最大150kW负荷的供电,保障考察站科研设备和基本生活设施短期纯绿色运行。

山西国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依托研究院“液流电池技术与装备团队”的产业化公司,也共同参与了中国第41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工作,为本次南极科考项目提供了储能系统。

分享到:

关键字:全钒液流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