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 返回

我国科学家全球首创!打一针让锂电池“满血复活”

作者:王春 卢力媛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02-1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手机、电脑、电动车……如今,许多“以电为生”的机器,成为我们生活、办公、出行等的必需品。锂电池是这些机器的主要供能方式之一。

然而,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锂电池会衰老甚至变坏,给人们带来电量不足的焦虑,而且报废的电池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能否像给人看病一样,给“衰老生病”的电池打一针,让电池“满血复活”?这个听起来有点科幻的想法被我国科学家成功实现。

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高悦团队,通过将人工智能(AI)和有机电化学结合,成功设计出从未被报道的锂载体分子。该载体分子就像药物一样,可以通过“打一针”的方式注入到废旧衰减的电池中,精准补充电池中损失的锂离子,实现容量的恢复。使用这一技术,电池在充放电上万次后仍展现出接近出厂时的健康状态,循环寿命从目前的500—2000圈提升到1.2万—6万圈,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报道。相关研究成果于2月13日在《自然》上发表。

团队通过引入有机化学、电化学、材料工程技术方面的大量关联性质,构建数据库,利用非监督机器学习,进行分子推荐和预测。经过研究,团队成功获得了从未被报道的锂离子载体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

经验证,三氟甲基亚磺酸锂具备各种严苛的性能要求,且成本低易合成,与各类电池活性材料、电解液以及其他组分有良好的兼容性。该分子成功在软包、圆柱、方壳和纤维状锂离子电池器件上实现应用。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