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动态>储热储冷企业 返回

试点风电供暖,内蒙吉林促清洁能源就地消纳不再“弃风”

作者:董鑫 来源:第一财经 发布时间:2025-02-19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现在室外将近零下20度,我家里面零上二十七八度。从前自己烧煤,早晚温度低,只有白天效果好,现在全天都很稳定。”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的孙先生兴奋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除了采暖温度高且稳定,另一个切实的好处是孙先生家的取暖费由原来每年五六千元降到如今的两千多元。这一切转变的背后动力竟然是“风”。

孙先生家清洁稳定的供热系统得益于供暖系统改造。这里的供暖方式从区域燃煤小锅炉取暖变成了清洁风热站集中供暖,实现了从“煤”到“电”的供暖方式的转变。

作为国家规划的8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蒙东地区的风电装机已经达到了901万千瓦,占到蒙东全网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蒙东电网风电发电量也已达到140亿千瓦时——蒙东已成为风电资源富集地。

但是,巨大的风电装机容量给风电消纳带来了严峻考验,风电用不上、送不出一直以来成为消纳的症结。

“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是全年风资源最好的季节,而这与蒙东地区的供热期相重叠,火电装机承担了大部分的供热任务,受供热影响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较非供热期明显降低。在这期间,新能源消纳和保障地区供热之间矛盾异常突出。”国网蒙东电力发展策划部发展规划处处长李雪峰从事电网发展规划多年,促进新能源消纳一直是他重点研究的课题。而蒙东地区长达7个月的漫长供热期间,“风火”矛盾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从2013年起,国家电网蒙东公司开始探索风电供暖这一全新供暖方式,促成赤峰市林西县和通辽市扎鲁特旗两个旗县作为“风电供暖试点旗县”,启动风电供暖试点建设。

作为国家第一批风电供热试点,扎鲁特旗风电供热试点项目建设总投资3673万元,包含蒙东协合教育园区与河北新区两个风电供热站。该项目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风电供热项目通过取缔多个大型燃煤锅炉,使得大气环境有明显改善。同时风电就地消纳,风电利用小时数明显提高,直接带动发电企业收益,有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据国家电网蒙东公司提供的数据,按每年用电量4739.9万千瓦时计算,上述两个风电站每年可节约标煤8152.6吨,减少烟尘排放量78.3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34.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028.6吨。

和扎鲁特旗情况的类似的吉林省白城市同样风能丰富,但由于本地消纳能力不足,风电发展受到严重限制。2013年3月,国家能源局和吉林省能源局确定在白城市推广120万平方米面积的清洁供暖,解决风电弃风问题。目前,大唐洮南热力站弃风供暖示范项目和中广核安广风电清洁供暖推广项目已经投入运行。

其中,洮南热力站设计供热面积16.3万平方米,捆绑大唐吉林向阳风电场一期20万千瓦机组对应的“低谷风电”。截至2016年12月,洮南热力站累计用电7892万千瓦时,其中,低谷用电量占总用电量85.04%,平段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14.14%,尖峰用电量占总用电量的0.82%;累计提供清洁热能284112吉焦,电量电费4252万元,节约标煤9699吨,减排二氧化碳25411吨。

通过五个采暖期的运行,洮南热力站经受住了罕见低温严寒天气的考验,保障了冬季供热安全,实现了长周期满负荷运行。

洮南热力站负责人李志刚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洮南热力站作为国家风电消纳示范项目和吉林省清洁供暖示范工程,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一是实现就地消纳,减少电力外送电量7892万千瓦时;二是调峰作用突出,85.04%的制热用电量发生在电网用电负荷的低谷时段;三是环保效果显著,替代了1台20吨燃煤供暖锅炉;四是拓展应用领域,突破了风能作为随机性较强的过程性能源在应用上具有的不连续、不稳定的弱点;五是创新供热机制,解决了热网末端缺乏调峰热源的问题;六是成熟稳定可靠,蓄热能力强、热源稳定、调峰供热响应快。”李志刚说。

分享到:

关键字:储热,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