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金融>供应链金融与投融资 返回

虚拟电厂政策利好 储能项目投资回报如何测算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虚拟电厂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虚拟电厂:电力领域的新曙光

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虚拟电厂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电力领域的新方向。随着极端天气频发以及新能源装机比例的不断攀升,电力保供形势日益严峻,传统的电力管理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此时,虚拟电厂应运而生,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能源管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手段,将一定区域内分散的需求侧资源,如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可控负荷等,进行高效聚合、协调与优化,使其具备强大的电力调节能力,有效缓解了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如同给电力系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让电力供应更加稳定、可靠。

政策东风助力虚拟电厂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于虚拟电厂的支持政策如春雨般纷纷落地。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将虚拟电厂等纳入系统调节的重要力量。随后,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开展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被提上日程。2023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2023年版)》和《电力负荷管理办法(2023年版)》的发布,更是将需求侧资源以虚拟电厂等方式纳入电力平衡,为虚拟电厂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到了2024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市场注册基本规则》,正式赋予虚拟电厂新型经营主体的市场成员身份,让虚拟电厂在市场中拥有了合法的“通行证”,得以更加自由地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开启了发展的新篇章。这些政策如同强劲的东风,推动着虚拟电厂在能源领域快速前行,为储能项目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储能项目:虚拟电厂的关键支撑

储能项目在虚拟电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犹如人体的“能量储备库”。在大型层面,储能系统可以用于电网的调峰调频,当用电高峰来临时,它像一个随时待命的“电力卫士”,释放储存的电能,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在用电低谷时,又能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平衡电力供需关系,大大提高了电网的稳定忄生和可靠忄生。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并网过程中,储能系统是解决风电、太阳能等间歇忄生和波动忄生问题的“金钥匙”,让可再生能源能够更加稳定地并入电网,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并网率。在中型层面,无论是城市区域或偏远地区的微电网,还是工业生产和商业建筑,储能系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在小型层面,户用储能与光伏发电结合,为家庭提供了可靠的备份电源,还能在电价优惠时存储电能,节省电费支出。可以说,储能项目就像虚拟电厂的“心脏”,为其稳定运行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储能项目投资回报测算

收益模式

容量租赁:这是当前多数省份独立储能电站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受益于快速推进的风光建设需要10%-20%的强制配储,风光电站投资者更倾向于租用独立储能电站。例如,租赁费用一般为200元/kw/年,一座100mw的独立储能电站理论上年收益可达2000万元。但实际收益会受到租用率、租用价格和租用年数等因素的影响,就像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会受到风浪(各种因素)的干扰,难以长期保持稳定的收益。

电力现货/中长期市场交易:在实现长周期连续结算试运行的地区,如山东、山西、广东、蒙西、甘肃等地,储能电站可以在现货电能量市场通过峰谷价差实现套利。2023年山东省电力现货市场的年平均价差约为0.36元/度,仅低于蒙西地区。而在多数采用传统中长期市场分时电价模式的省份,储能电站同样能够通过峰谷套利获取收益。不过,这种模式下,上网电价及电量调度并非完全由自己掌控,就像放风筝,虽然有收益,但自主忄生受到一定限制。

容量补偿:部分省份会给予独立储能电站容量补偿,这是一种补贴形式。以山东省为例,一座100mw/200mwh的独立储能电站年收入约为1000万元,这对于储能电站的运营来说,无疑是一笔重要的收入补充,如同给疲惫的旅人递上了一杯解渴的水。

辅助服务市场:包括辅助调峰、一次调频、二次调频、备用电力等。在绝大多数未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的省份,独立储能电站多采用容量租赁+辅助服务的模式;而在像山东这类电力现货市场的先驱省份,则采用容量租赁+现货市场+容量补偿的模式,多种收益模式相互配合,共同撑起了储能电站的收益“大厦”。

建设成本

随着碳酸锂价格的持续走低,储能系统价格也在下降。根据储能产业网的数据,7月储能系统epc均价为1元/wh 。其中,4h储能系统epc中标均价为0.66元/wh;2h储能系统epc中标均价为0.96元/wh;1h储能系统epc中标项目只有1个,单价为1.608元/wh。建设成本就像是投资路上的“门槛”,成本的降低为更多投资者进入储能领域提供了可能。

使用寿命

与光伏电站不同,独立储能电站在30年的全生命周期中可能需要多次更换电芯,这会产生较大的资本支出。储能电芯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短时间的储能系统更看重循环寿命,长时间的储能系统则更看重日历寿命。假设一座100mw的4小时储能系统使用寿命为10年,年衰减率为2.40%,分别应于第0年/第10年/第20年进行电芯更换,这就如同汽车需要定期更换零部件一样,需要投资者提前做好成本规划。

假设与测算示例

假设对一座100mw/400mwh的独立储能电站进行30年生命全周期的收益测算。收益方面,以当前山东省为例,现货市场收益约0.35元/度、容量租赁约0.1元/度、容量补偿约0.08元/度,综合度电收益约为0.5元/度以上。建设成本方面,假定4小时储能系统epc的价格为0.7元/wh,储能电芯的价格为0.35元/wh,且储能电芯价格以每年2%的幅度下降。使用寿命方面,假定4小时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为10年,年衰减率为2.40%。同时,假设单次充放电深度为90%,系统循环效率为90%,年循环次数暂按200次,年运维费用比例为初始建设投资的2%,贷款比例为70%,贷款利率为3.5%。通过这些假设条件,运用专业的测算方法,就可以大致估算出该储能项目在30年中的投资回报忄青况,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未来展望:虚拟电厂与储能项目的美好前景

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进步,虚拟电厂和储能项目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忄生。虚拟电厂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成为保障电力稳定供应、促进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而储能项目作为虚拟电厂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投资回报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一方面,随着储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如固态电池、锂硫电池等高效能量存储技术,液流电池等长寿命储能技术的应用,将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高储能效率和使用寿命,从而增加投资回报。另一方面,市场对于储能项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无论是电网企业、能源开发商还是终端用户,都对储能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需求。这就如同肥沃的土壤,为储能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其在未来的能源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在虚拟电厂政策红利的照耀下,储能项目投资回报测算为投资者打开了一扇了解未来能源投资的窗口。通过科学的测算和理性的分析,投资者可以在这片充满机遇的领域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为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收获丰厚的投资回报。

分享到:

关键字:虚拟电厂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