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市场>华东储能市场 返回

国网金湖供电助力企业打造绿色微电网样板

作者:梁德斌 张丙天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发布时间:2025-02-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月21日,国网金湖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李大银与全国人大代表吉兰芳走进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实地调研工业微电网建设运营情况,为优化能源服务、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把脉问诊。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海科纤维以“变废为宝”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生产,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更成为全球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标杆企业。在企业内部,厂区屋顶光伏发电覆盖30%用电需求,并计划进一步扩展绿电使用,充电桩、储能电站的投入运行,并获得绿证49张,助力企业绿色发展。

在数字化展厅的工业微电网三维实景大屏前,流动的数据勾勒出清晰的能源脉络。“通过光伏、储能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的协同,去年我们光伏发电量达26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000多吨。”海科纤维董事长李军现场算起“生态账”:1650千瓦储能系统精准调节峰谷用电,智能微电网综合能效提升23%,年节约电费近百万元。

作为浙江金湖商会会长,李军道出企业群体心声:“商会40余家企业对微电网项目热情高涨,但初期投资压力成为最大制约。”

“这正是需要政策破题的关键点。”吉兰芳代表快速记录着数据,她的笔记本上已积累十余家企业调研案例。据悉,今年全国两会她将提交《关于加强智能微电网建设政策引导与支持的建议》,重点聚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扩大示范项目补贴范围等核心议题。

调研发现,海科纤维的实践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清洁能源占比达32%;储能系统与供电网络智能互动,实现“源网荷储”动态平衡;能源数据实时接入“能源e+”平台,形成可复制的智慧用能方案。

“我们要当好绿色转型的‘电管家’。”李大银现场部署专项服务机制,要求组建技术专班对接扩建项目,创新“能效服务+金融支持”组合方案,全力做好企业绿色发展的电力支撑。

分享到:

关键字:绿色微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