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南极秦岭站新能源系统3月1日启用!

作者:记者李林霞 来源:山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0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南极秦岭站是新时代我国建成的第一个常年科考站,目前开站已满一年。记者3月1日从太原理工大学了解到,当天我国在秦岭站建设的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启用,这标志着我国在极地能源领域实现绿色科考。太原理工大学是秦岭站新能源系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单位。

2023年11月,南极秦岭站“风—光—氢—储—荷”新能源系统建设项目获批,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孙宏斌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2024年3月至7月,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组织下,太原理工大学牵头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和中电18所、清华大学、中电丰业、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单位联合攻关,先后攻克低温燃料电池冷启动技术、燃料电池抗低温冰冻技术、“制氢—储氢—输氢”控制系统、极端环境下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关键技术,设计开发了适应南极环境的抗低温抗强风“水滴型”风机。2024年9月,在太原和内蒙古两地分别开展“风—光—氢—储—荷”新能源系统联调联试,2024年11月,整套新能源系统运往南极。据介绍,在该新能源系统中,光伏和风电总容量达到200kW,占整个秦岭站总发电容量的60%,同时采用氢能作为长周期储能,实现极昼极夜各180天的极端能量平衡,是世界上第一个南极极端环境下的规模化清洁能源系统。

按照该设计,建成后的秦岭站清洁能源系统,在无风无光的情况下可为站区提供约2.5小时,最大150kW负荷的供电,保障考察站科研设备和基本生活设施短期纯绿色运行。为了确保各项系统能够在南极恶劣环境下正常工作,太原理工大学还专门建设了模拟南极极端环境的实验室,具备模拟南极极寒、强风、暴雪、极昼极夜、强地磁、强紫外线、低压低氧等近10种相互耦合极端环境的能力,解决研究难、测试难和运维难等难题。

原标题:《南极秦岭站新能源系统3月1日启用!太原理工大学为该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

分享到:

关键字:微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