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当地时间2月24日凌晨,德国联邦选举委员会公布德国联邦议院(议会下院)选举初步计票结果。基督教民主联盟与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得票领先其他政党,在选举中获胜。选举委员会预测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将被提名为德国新任总理。
这一结果不仅标志着德国政坛的权力更迭,也可能对德国乃至整个欧盟的能源政策和外交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在能源政策方面,德国是否重新考虑核电成为关注焦点,而欧盟内部在能源与工业政策上能否达成一致意见,也有了新的可能。
2月26日,《清洁工业协议》及《平价能源行动计划》发布,欧盟推动清洁能源利用的方向不变,但更强调能源的可负担性,对天然气、核能等能源将给予更多考量。
01
亲美政客的大转变
本次德国大选被视为后默克尔时代最重要的政治较量。大选的投票率创下自1990年两德统一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了约84%。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带领联盟党在选举中取得胜利,标志着中右翼政治力量回归德国政坛。
梅尔茨是一名律师,1989年成为联盟党的欧洲议会议员。21世纪初,在遭遇政治生涯挫折后,他一度退出政界,投身商界,曾在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担任高管。2021年,梅尔茨再次当选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并辞去在贝莱德的职务,2022年,他再次担任党派领袖。
梅尔茨以其亲商立场著称,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并推动更加务实的能源政策。而联盟党2024年通过新的党纲,表示“德国目前离不开核能选项”。
德国在默克尔执政时期坚定推进“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以可再生能源替代核电和化石燃料。然而,能源危机和地缘政治挑战使得德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浮出水面。
尽管目前梅尔茨并未明确表态支持重启核电,但他对能源战略的务实态度表明,德国未来可能对核能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这一立场与前政府在2023年全面关闭国内最后三座核电站的做法形成对比。
不过,德国核电是否会走回头路仍存疑。相关评论认为,德国社会对于“核”的厌恶根深蒂固,即便在2022年能源危机高峰期,民意调查仍显示,有过半数的德国民众反对建造新反应堆。而即便是联盟党,其支持核电的方向主要也是重启近年关闭的核电站,而非新建核电站。另外,与核电站相比,燃气电站可以更好地支持高占比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在德国政坛拥有更高认可度。
在安全与外交领域,梅尔茨主张加强跨大西洋关系,并与法国和英国展开更紧密的核共享谈判。他在大选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洲应该做好特朗普不再遵守北约条约中提供无限制援助承诺的准备。
联盟党选举获胜后,梅尔茨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其关注重点是动荡的地缘政治格局,他将寻求与美国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他也为“最坏的情况”做好了准备。《卫报》评论认为,梅尔茨曾是德国最亲美的政治家之一,如今态度发生如此大转变,对欧洲的影响将是历史性的。
初步计票结果显示,联盟党得票率为28.6%,排名第一,但其仍需与其他政党联合谈判,争取议会过半数议员支持,梅尔茨才能成为总理。
02
欧盟核能政策或迎突破
对欧盟亲核国家来说,德国大选结果仍成为核电政策转变的新希望。
法国和部分东欧国家一直支持核能,认为其是确保能源独立和工业竞争力的关键,而德国此前的反核立场使欧盟在制定统一能源政策时面临挑战。而今,梅尔茨领导下的德国政府可能会重新评估核能的角色,德国在核能问题上的态度可能发生松动,这一转变也可能降低反核派在欧盟的影响力。
2月12日,来自英国和13个欧盟国家的商业游说团体组织签署了一项声明,要求欧盟增加对核部门的支持,建议欧盟在立法中应进行“技术中立性审查”,确保其他低碳能源获得与可再生能源公平竞争的环境。
当前,特朗普关税冲击、美俄“越顶会谈”等事件令欧洲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挑战。能源是欧洲提升安全保障的重点,能源政策已成为欧洲工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2月26日,欧盟委员会正式推出《清洁工业协议》,该协议认为,欧盟正处于其竞争力、脱碳和安全的关键转折点,结构性高能源成本正在伤害欧盟公民和企业。为此,《清洁工业协议》提出了包括降低能源成本、提高清洁产品需求、为清洁转型融资等一系列措施。
作为《清洁工业协议》的一部分,欧盟发布了《平价能源行动计划》。《清洁工业协议》特别强调确保天然气市场最佳运作的重要性。在相关发布会上,欧盟专员Dan Jorgensen表示将参考日本模式,考虑联合购买天然气的可能性。
尽管核能并未获得与可再生能源一样的政策支持,但在《平价能源行动计划》也被提及。欧盟委员会表示将评估核能的投资需求,促进对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包括核聚变、增强型地热系统和固态电池的投资,并提及对现有清洁技术能力的加强(如设施设备的翻新);但计划也强调大部分投资需要来自私人资本。针对模块化小型堆(SMR)的发展,欧盟委员会表示将提出一项清洁能源投资战略,评估新核能技术许可的程序简化,努力促使SMR在未来几年在欧洲具有商业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