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 返回

全天候零碳能源如何催化清洁能源创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CLEANdata译 发布时间:2025-03-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风能、太阳能光伏和电池组合,如图1B所示。在风力平缓时段,确实很难用可再生电力匹配每千瓦时的电力消耗。因此,实现 24/7 CFE 匹配(包括最困难的 2% 的时间)会给消费者带来高昂的成本溢价,部分原因是需要建设相对于参与买家需求更大的容量(“技术 1,CFE 100%”)。上面的发现 (3) 在图 1C中也清晰可见:当添加 LDES 技术或清洁能源发电技术时,24/7 CFE 匹配所需的电力容量和相关成本会大幅降低。”

图 1. 24/7 CFE 匹配的说明性建模

(A)参与消费者的平均排放率。

(B)参与消费者采购的组合容量。

(C)按情景划分的采购成本。

这里,我们假设以 2025 年的德国为例,C&I 消费者参与 24/7 CFE 匹配策略的比率为 5%(约 1,900 MW 负荷)。CFE 得分 90%、98% 和 100% 对应于参与消费者所消耗电力为零碳的时间份额。技术面板 1(“Tech-1”)包括当今商业上可用的技术:陆上风电、公用事业规模太阳能光伏和电池储能;“Tech-2”包括以上所有内容以及长时储能(此处:铁空气电池作为替代技术);“Tech-3”包括以上所有内容以及清洁能源发电机(此处:带有 CCS 的 Allam 循环发电机作为替代技术)。24/7 CFE 采购框架基于 Google LLC 的方法论文。使用Riepin 和 Brown 的24/7 CFE 模型进行模拟。补充信息中提供了技术假设。

分享到:

关键字:清洁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