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今年的春节,笔者是在老家度过的。老家的宅子位于镇子最热闹的街道上,超市和各种商店鳞次栉比,春节假期前几日,由于人们要抓紧时间置办年货,车来车往,交通比较拥堵。笔者发现,与前年相比,电动汽车明显增多,尤其是微型电动轿车占比很大,驾驶员多为年轻女性。
到亲戚家拜年,笔者发现对门人家的院墙墙根停着一辆自主品牌新能源SUV,墙上有充电器,电线被PVC线槽遮盖着。经询问得知,这是购车时经销商安装的,就像买一台空调机一样包安装。
据统计,农村地区的汽车社会保有量占全国的一半,但到去年,我国农村地区的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占比只有12.53%。显然,农村地区的车桩比要比城市低得多。当然,由于很多农民可以在自家院子内外使用私桩充电,农村地区的公用充换电设施保有量不必与城市一样多,但也应形成合适且适度超前的规模以缓解补能焦虑。
基础设施先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法宝”。建设充换电设施就是这个“法宝”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的具体实践,这也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领先世界的一大成功经验。2月25日,财政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再次加码推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为释放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添柴升温”。
根据《通知》,继去年备案第一批67个试点县之后,今年第二批试点县数量将增至75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试点县申报可以是“打包”方式,即若干个县组团申报,共享一个试点县名额。这是《通知》的第一个亮点。
《通知》鼓励两个及以上的县联合申报试点(以下简称“联合试点县”),并作为整体共同完成试点任务及考核等相关工作,联合试点县占用一个试点县名额。联合试点县应明确一个牵头县,由牵头县商其他参与县统筹开展试点申报及后续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奖励资金分配等工作。具备条件的市辖区可申报联合试点县,并做好与周边省市县的场景联动。
这样的话,以行政区划来计算,参与申报的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县(区)将远不止75个,有可能是150个甚至更多。去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有96个,这些城市中的部分市辖区可以联合起来申报试点县。“所在地级市2024年汽车保有量应不低于25万辆”的规定,门槛也不算高。由此可见,今年国家对农村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空前。
当然,像传统燃油车发展特约经销商一样,充换电设施建设也应结合当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当即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市场增速与既有公共充换电设施发展状况等因素予以综合评审。不然,就会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
《通知》的第二个亮点是应用车网互动(V2G)技术可以获得加倍支持。具体来看,“试点地区V2G项目整体放电总功率原则上不低于140千瓦,试点期内总放电量不低于1.4万千瓦时”,“可按照项目总功率除以120千瓦(向下取整)的3倍系数进行标准桩数量折算,折算的标准桩计入首次达到政策指标要求的年度(2024年通过备案的参照执行)”。
这项鼓励政策有望逐步放大农村地区充换电网络的潜在作用。其一,农村的新能源车主可以利用峰谷电价反向输电给电网,从而获得一个细水长流的增收渠道;用电比用油省钱,这是帮助农民“节流”,卖电给电网,是帮助农民“开源”;其二,向电网反向售电,可以减少农村停电的频次,提高供电质量;其三,农村的分布式光伏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可与之产生联动效应,有利于绿电就地消纳,促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减轻农村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和由此带来的空气污染程度。这一优势在汾渭平原、京津冀、山东中西部、河北西部等地区尤其值得予以培育。
《通知》的第三个亮点是提醒试点县适当增加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支持重卡加快电动化。这是一个重点应用场景的提醒,因为柴油重卡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量远大于乘用车。再者,跑短途的重卡占比不低,如果能够缓解充换电焦虑,自然有利于电动重卡的推广应用。这就需要试点县仔细调查和精准确定重卡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位置。
乘用车的用车场景远比重卡复杂。虽然农村地区私桩占据绝大多数,但也需要一定数量的公共充换电设施。从笔者在老家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城镇里的公用桩还很少,车主们也知道现在公用桩充电很快,有其优势。笔者亲戚对门的车主就表示,家里充电还是慢,有时候挺让人着急,特别是在行程较远不得不多充点电的情况下;如果附近能有公用快充桩,便多了一项更好的选择,当然前提是位置不能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