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数智化储能系统>AI与人工智能 返回

“牵手”DeepSeek 央企“AI+”专项行动提速

作者:王璐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25-03-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来,国资央企“牵手”DeepSeek已成为一股新风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20家央企接入DeepSeek,涉及能源、通信、汽车、金融、建筑等多个领域。业内人士指出,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国资央企全面开展“AI+专项行动”,加速探索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到丰富多样的生产场景。

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会上发布了国资央企“AI+”专项行动实施要点,启动了战略性高价值场景建设专项工作。会议要求,中央企业在编制企业“十五五”规划中要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重点,打造更多科技领军企业,孵化培育一批初创企业。要加大相关资金投入,坚持产投结合、以投捉产,持续壮大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长期资本、战略资本、耐心成本。

密集接入DeepSeek

“现在央企都在研究DeepSeek,我们初步做了一些测试,专业度和准确度还是可以的,能够支撑行业数据集建设和行业模型训练。”一位石化央企人士告诉记者。

近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中化、国家能源集团、中国核电、中广核等多家能源企业相继宣布,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全面接入企业自有的AI大模型。

“目前能源央企已经落地多个AI大模型应用,推动智能化转型。接入DeepSeek,可以提供更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研究员周丽莎说。

例如,中国中化表示依托DeepSeek在复杂信息处理、逻辑推理、开放域知识理解等方面的突出能力优势,平台将更好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智能化需求,全方位、多层次助力中国中化核心业务智能化转型升级。

在此之前,通信领域三大运营商也已布局。中国移动已全面接入DeepSeek-R1模型,提供专属算力方案,应用于智能客服、云计算等场景;中国电信天翼云成为国内首家支持DeepSeek-R1模型的云服务商,实现全栈国产化推理服务落地;中国联通基于“星罗”平台适配DeepSeek-R1模型,应用于联通云桌面、编程助手等场景。

汽车、金融、科技、建筑等领域的央企同样积极拥抱DeepSeek。例如,东风汽车旗下自主品牌完成DeepSeek全系列大语言模型接入,该模型即将应用于东风岚图、东风猛士、东风奕派等公司旗下自主品牌车型。中国能建近日完成DeepSeek系列模型全平台接入与私有化部署,深度融入自主研发的“能AI”助手,实现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数字化转型取得新突破。

深度结合觅新机

全面接入只是央企拥抱DeepSeek的一个开始。有业内人士表示,如何将DeepSeek的通用化技术方案与具体业务需求深度结合,仍需要大量定制化开发和测试。

中广核AI平台目前已成功上线13个典型应用。本次完成DeepSeek模型接入后,企业将对DeepSeek进行训练。用户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在中广核AI平台选择合适的大模型来完成业务任务。

中国石化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集团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提升石油化工行业大模型的训练质量,实现深度推理与行业认知的深度融合。同时,企业将充分利用DeepSeek大模型的高质量编程能力,提升地震资料处理、油藏开发优化、化工产品研发、客户服务等专业模型的开发效率,进一步推动石油化工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DeepSeek出现实现了AI平权,未来AI竞争就是数据规模和质量,央企拥有庞大的数据资源,与DeepSeek结合后,数据流通与市场化进程加速。”周丽莎表示,汽车行业的大模型可用于企业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升智能驾驶和车载交互能力。交通与物流领域等央企也可能会利用AI技术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物流配送路线规划、智能仓储管理等。科技与通信领域央企可能会与DeepSeek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通信技术、网络安全、智能办公等领域的应用。

“AI+”专项行动提速

加速布局AI大模型是国资央企带头抢抓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机遇的一个缩影。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以来,国资委多次“点题”人工智能,全面实施央企“AI+”专项行动,发布了“九天”“星辰”等通用大模型和一批行业大模型,推动AI在健康、建筑、冶金等12个重点行业、400余个场景落地应用。

国务院国资委强调,国资央企要抓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强化科技创新,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掌握“根技术”,坚定攻关大模型,积极参与开放生态建设,推动产生更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速推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要强化深度赋能,瞄准战略意义强、经济收益高、民生关联紧的高价值场景,强化行业协同、扩大开放合作,加大布局突破力度。要夯实算力基座,为技术突破、应用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要突破数据难题,分批构建重点行业数据集,建设好通用基础数据集,做强做优数据产业。

众多企业也提出了各自的明确目标。例如,中国海油表示将密切关注和跟踪国际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加强与中国电信、科大讯飞等专业公司的务实合作,力争“十四五”末中国海油整体数字化率达到50%,“十五五”末达到80%以上,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升级“智能引擎”。

在周丽莎看来,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平台建设方面展现出强劲的投入与合作态势,通过自主研发、行业大模型开发、对外合作及政策支持,逐步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AI技术生态。通过实施“AI+”专项行动,国企可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效率,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提醒,推动“AI+”专项行动,要与各个行业的技术特点、目前的技术水平阶段相结合,不可“一哄而上”、“一刀切”,不切实际地盲目上项目,需要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考虑。

(原载2月24日《经济参考报》6版)

分享到:

关键字:人工智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