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新能源建设与消纳 返回

从荒漠到蓝海!国家能源集团向光而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家能源之声 发布时间:2025-03-0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家能源集团积极践行“双碳”目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全面铺开光伏发展布局,光伏装机从2020年底的169万千瓦,提升至2024年底的5616万千瓦,涌现出“沙戈荒”大基地、煤矿沉陷区光伏、“水光互补”光伏、海上光伏、分布式光伏等一批优秀的示范项目,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推动集团新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前一年超40%。本期推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示范项目,感受光伏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勃勃生机。

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

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是我国最大“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也是国家千万千瓦级“沙戈荒”基地中首个备案、开工、投产的项目。基地以建设大型风电、光伏为主,目前已建成投产200万千瓦光伏电站。基地以建设“绿色能源+生态治理”为目标,联合中国科学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编制植被保护和生态修复方案。通过草方格固沙、播撒草籽、种植灌木等方式开展多元治沙,实现“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通过综合治理,基地一期项目植被覆盖率从0-0.5%增加至15%到20%,生态多样性明显改善,昔日的沙漠俨然成了一片“绿洲”。项目先后获得2023年“金钥匙-面向SDG的中国行动”优胜奖、新能源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项目“黄沙变绿电”案例获评央视ESG年度卓越实践奖。

宁东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

国家能源集团宁东200万千瓦复合光伏基地项目是国家首批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该项目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0公里,于2022年7月开工、2023年6月30日全容量、高标准投产发电,年均发电量达31.5亿千瓦时。项目按照“数字设计、智慧运维,远程监控、少人值守,多能互补、低碳高效”的24字设计原则建设,实现了光伏产业技术升级和模式创新,为全国百万千瓦级新能源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示范样板,率先实现了全国首个集控中心同步投运的智慧运维光伏项目、全国首个“空、地、底”采煤沉陷区全景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自动清扫及巡检机器人应用项目、全国首个最大“沙戈荒”基地构网型储能项目等七个全国第一。项目先后入选工信部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荣获中电建协智慧工程案例一等奖及中国企业协会“2023年度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项目申报发明专利10项,取得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5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蒙西蓝海光伏电站

国电电力蒙西蓝海光伏电站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装机容量300万千瓦,占地约10.5万亩,年发电量超50亿千瓦时。按照“火光打捆、联合送出、综合示范、技术引领”的顶层思路,将蒙西绿电送至山东消纳,可满足200万户居民一年的生活用电,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绿色能源保障。电站建设了国内首个“沙戈荒”气候区大型光伏户外实证基地,探索最适宜“沙戈荒”地区光伏规模化开发的有效路径,填补国家能源集团和内蒙古地区光伏实证基地空白,为光伏行业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结合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规划,打造了“板下种植、农光互补、牧光互补、工业旅游”的“光伏+生态”场景,实现可持续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

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作为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工程、山东省2024年度重大工程,计划于2025年内全容量并网,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是全球率先实现并网的最大开放式海上光伏项目,在国内首次采用大型海上钢桁架平台式固定桩基施工技术及光伏领域66千伏海缆+陆缆大容量、长距离输电线路。项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方案,拟安装2934个光伏平台,单个光伏平台长60米,宽35米,预计年发电17.8亿千瓦时。同时,还将实现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的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新模式,预计渔业养殖的年收益将超过2700万元,将为我国乃至世界海上光伏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玛尔挡“水风光蓄”千万千瓦级示范基地

青海公司聚焦青海省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要求,依托玛尔挡水电站周边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借助电站装机容量大、调节性能良好的优势,通过多能互补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玛尔挡“水风光蓄”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一体化示范基地。目前,大基地已投产赞麦、骅麦、启晖、庆晖、兴阳等光伏电站,投产总装机达到254.08万千瓦。在青海公司建设的光伏项目中,“牧光互补”模式占比较大。通过种植耐寒、耐旱草籽来保护生态环境,遏制草场退化和土壤沙化,实现了“板上发电、板间牧羊、板下种草”的模式,为当地牧民提供优质草场,增加居民收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同时,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有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瀑布沟水风光一体化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大渡河瀑电总厂是国家能源集团装机最大的水电厂,主要负责运营大渡河中游瀑布沟、深溪沟两座大型水电站及片区风光新能源电站,水电总装机容量426万千瓦,目前已投产青杠、竹子坪、白岩湾、九环地4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形成了新能源“储备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梯次递进开发建设新局面,成为大渡河公司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的样板。其中,瀑布沟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是全国电压等级最全、同电压等级建设周期最短、占地面积最小的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新能源在此交汇后,通过架空线路送到500米外的瀑布沟水电站出线场,再通过4回500千伏布坡线路送出,实现光伏发电和水电“就近”“打捆”接入四川电网,通过水电库容的调节作用,实现水光互补,有效平抑光伏发电的功率波动,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显著减轻电网调峰负担,进一步优化电源结构,为清洁能源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疆电力吉林台公司尼勒克光伏电站

新疆电力吉林台公司主要负责伊犁喀什河流域水电梯级开发,现已建成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108万千瓦,在大力发展水电的同时,积极打造“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目前,尼勒克光伏电站已全容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108万千瓦,包含光伏电站4座、220千伏升压站3座、110千伏升压站2座及配套储能电站3座,占地约7万亩,年发电量达19.5亿千瓦时,可满足当地60余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能源保障。电站引入前沿信息化管理系统,部署覆盖近6.5万亩无中心的无线自组织专用网络,建设了“沙戈荒”新能源智慧工地,为极端恶劣条件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提供解决方案并发挥标杆作用。探索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打造“多能互补光伏发电+储能项目”“牧光互补”新场景,为“双碳”目标落地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

龙源电力浙江温岭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是全国首座潮光互补型智能光伏电站,开创了光伏与潮汐完美协调发电的新能源综合运用新模式,标志着我国在海洋能源综合利用、新能源立体式开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成效。电站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实现少人、无人值守。电站运用无人机巡检技术及AI智能诊断系统,依托数字化平台大数据分析,开展光伏发电设备的健康监测远程诊断,提前发现设备潜在问题,预警准确率达85%以上,实现从“人找信息”向“信息找人”的转变,设备运维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力保障了电站经济效益。同步配套建设安装5万千瓦储能设备,是浙江省首个实现“光伏+储能”联合一次调频控制技术的新能源电站。

漠北光储电站

国华投资蒙西分公司漠北光储电站采取光伏发电与沙漠治理相结合模式,在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的同时,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光伏与治沙双向奔赴,在扮靓荒漠的同时,有效地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做到“一地多用,绿色循环发展”,实现了清洁发电、防沙治沙、经济增长的多赢。电站依托智慧化体系,打造无人值守电站,站内采用节能设备和节能措施,综合站用电率不超过3%,电气设备均为预制舱型式,升压站及光伏区视频全覆盖,采用巡检机器人、人脸识别告警,让千里之外的设备运行情况尽收眼底,为新能源生产管理安上了“千里眼”“智慧脑”,在蒙西地区率先实现了光储电站+220kV升压站集中监控、无人值守,成为全国示范智能标杆。

江苏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

国华投资江苏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属国家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大基地项目、国内首个光氢储综合能源利用+滨海生态治理项目,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项目地处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豫东垦区堤外滩涂,总装机40万千瓦,占地4300亩,新建一座220千伏岸基升压站,安装6万千瓦/12万千瓦时储能站和一座制氢能力1500标方/小时、加氢能力500公斤/天的制氢加氢站。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4.68亿千瓦时。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完成除治光伏场区周边约422公顷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开展原生植被替代修复约77公顷,有利推动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

浙江宁海电厂新能源示范基地

浙江公司宁海电厂新能源示范基地装机容量达5.13万千瓦,利用厂区闲置场地、建筑屋面、停车场等空间,因地制宜开展建设,是国家能源集团在浙江省首个成功申领“绿色电力证书”的企业。该光伏项目集地面光伏、车棚光伏、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多种新能源模式于一体,同步建设步道走廊、水面栈道、生态廊道、生态景观等休闲观光健身配套设施。通过光伏清扫机器人、无人机巡检等科技创新手段,助力实现年均发电超5500万千瓦时,二期工程配套3.8兆瓦/3.8兆瓦时的储能装置,建设成为生态基地、科普基地、新能源探索基地。后期还将利用地理优势,开展海洋波浪能发电技术的相关研究。

江西万年县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项目

江西公司新能源公司万年县分布式户用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能源集团首个户用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共分为三期,总装机容量为66兆瓦。江西公司探索出户用项目从前期策划到施工、运维全流程的管理模式,打造出线上户用管理平台,培养出一支分布式光伏人才队伍。一直以来,江西公司积极响应“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用绿色能源赋能乡村振兴,该项目每年支付农户租金预计近300万元,惠及农户近2000余户,不仅帮助农民创收增效,也对促进当地能源结构转型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为江西地区绿色发展持续贡献国能力量。

下一步

国家能源集团

将持续发挥多产业优势

坚持高举高打和土生土长相结合

战略突破和深耕细作相统一

不断丰富光伏产业应用场景

加快发展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

助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科技领军企业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