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月23日,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从多维度对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作出全面部署,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方向。
《意见》明确,要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加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
农村能源是我国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石和保障。农村地区空间广阔,具有丰富的风、光等资源,是产生绿电的重要区域。截至2024年,我国农村地区户用分布式光伏累计安装户数超过500万。根据《中国农村能源年鉴》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农村风电和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4.4亿千瓦和6.1亿千瓦。
大力发展农村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3年8月,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启动巴东县信陵镇土店子村农村能源革命试点示范项目建设。该公司充分利用土店子村丰富的屋顶资源、闲置空地等开发分布式能源,构建源网荷储协同化的农村分布式能源供给新模式。截至2024年年底,土店子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871千瓦,同比增长211.83%,不仅满足了村子的用电需求,还有余电可以外送。土店子村也成为湖北省首个实现百分之百清洁能源供应并能离网运行的“绿电村”。这一案例生动展示了绿色能源在农村地区的巨大潜力——通过分布式能源的开发,农村地区不仅能够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还能通过余电外送增加收入,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发展农村绿色能源能够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辽宁省丹东市獐岛村将休闲农业与清洁能源有机融合,全岛植物覆盖率65%以上,清洁取暖率达到100%,达成“户户都是美丽庭院”的目标,实现了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全区域、全时段、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带动乡村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昔日闭塞落后的小渔村如今已变成“中国最美渔村”。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用能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更可靠、更智慧、更绿色的现代化农村电网为村民增收致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各地供电公司要加快“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步伐,因地制宜在当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领域推广电能替代技术,全面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为乡村振兴赋能。
新能源汽车穿行田野,皖南村落的屋顶光伏鳞次栉比,内蒙古草原的风机与牧民的蒙古包相映成趣……绿色电能不仅点亮了千家万户,更激活了乡村产业升级的“绿色引擎”,绘就出一幅幅生态宜居、和谐富庶的美丽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