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返回

竞争维度不断拔高,储能行业又当如何应对?

作者:蒋静 来源:Mr蒋静的资本圈 发布时间:2025-03-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储能行业内卷加剧,竞争维度不断拔高。

从单一产品竞争,到多元化的场景解决方案竞争;从产品、价格、技术竞争,到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竞争;从国内制造竞争,到出海能力竞争;从品牌、渠道、场景竞争,到开发、融资、交付及运维能力竞争。

政策环境也不断加码,更加市场化。

近期,新能源入市政策(136号文)明确要求,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强配储能终于落幕,国内储能也加速进入市场化阶段。

面对如此竞争格局,储能行业越来越需要全周期全球化的场景思维、能源思维和资产思维,而不再局限于制造业的简单系统集成思维。

这显然不再是谁都可以玩的。

天合光能作为最早布局储能业务的光伏巨头之一,依托光伏行业的全场景、全链条、全球化和全周期能力,高举高打,厚积薄发,竞争优势逆势凸显,截至2024年底,天合储能的电池舱及系统累计出货10GWh,近期更是拿下南澳500MWh储能订单,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正在重新定义储能行业的竞争之道。

01

多元化的场景解决方案

储能场景走向纵深,已是共识。

从国内市场到欧洲、美洲、澳洲和中东等海外市场,从电源侧储能到电网侧储能,从低纬度高热市场到高维度高寒市场,从戈壁、沙漠到高原、孤岛,从构网型到跟网型,等等。

面对不断多元化的场景需求,不能再局限于单一产品,而是针对不同场景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尤其是大型储能在全球不同区域的需求特征更是差异明显。

当前,国内、美洲、欧洲、亚太、中东等不同市场,由于环境和电网条件差异较大,对储能设备提出了构网、耐高温、长循环等区域性特殊需求。

以国内西北地区为例,作为风光大基地建设的核心地区,以沙漠、戈壁、荒漠等环境为主,自然环境相对复杂恶劣,常常面临着高海拔、低气温、强风沙等特殊环境的影响,对储能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较高。

作为全球领先的储能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储能致力于提供柔性组合和定制化的储能解决方案。

针对极端气候条件,天合升级关键器件和增加电气间隙以及爬电距离,集装箱设计达到IP55防护等级,PACK设计满足IP67标准,能够在海拔4500m的条件下不降额运行。

针对优质太阳能资源溢出及电力系统薄弱地区,天合长时储能解决方案,能够优化输电成本,减少设备升级扩容投资。

在孤岛或并网困难地区,天合构网型弹性储能解决方案,可以主动识别电网异动,稳固电网电压波形及电能质量。

对于土地资源有限或建设周期紧迫的场站,天合大容量点阵式储能解决方案,做到更小占地面积,更低投资占比,更优输电设备部署。

对于装配交付灵活性要求较高的集散型储能应用场景,天合组串式解决方案扩容自由、运维智能,较集中式系统能量效率可提高4-5%。

储能场景走向纵深,需求走向多元,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结束,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时代已经到来。


如今,天合储能依托对多元化场景的理解,实现了全球化的定制解决方案,主动拔高竞争维度,摆脱了单一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02

全球化的全周期能力

国内市场太卷,海外市场成为“胜负手”。

尤其是海外大型储能,受电网结构的先天不足及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的影响,储能需求刚性突出,业务模式清晰,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储能项目“资产化”也相对成熟。

海外大型储能立足市场化真实需求,往往具有较好的可融资性,项目方付款条件较好,是国内储能企业最具含金量的市场领域,也成为国内储能品牌商或系统集成商纷纷垂涎之地。

但是,这个优质市场并不是谁都可以触及的。

海外大型储能市场,不同于海外家庭储能市场的简单商品买卖,也不同于国内大型储能市场简单粗暴的价格大比拼,需要更强的本土化电力系统销售及售后能力、更强的本土化开发及运维能力、更为本土化的融资能力及资产化能力,这些全生命周期的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海外大型储能的单体规模普遍较大,动辄数百MWh甚至GWh,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往往需要一年以上,涉及前期开发、方案设计、产品认证、融资、交付、建设和运维等若干环节,是一个长周期的庞大项目。

本地化的项目操盘能力非常重要。

尤其在融资方面,海外成熟市场的大型储能投资方普遍是成熟的社会资本,金融机构融资是项目可行性的关键,如何跟金融机构打交道,如何协调项目融资,是大型储能项目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这成为储能全周期能力的关键一环。

在这些方面,光伏巨头经验成熟,优势明显,储能系统与光伏组件在销售、开发及融资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协同性和重合度。天合储能得益于其光伏业务在海外市场的长期耕耘,在品牌、渠道、金融等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目前,天合储能在电池方面已经获得UL、IEC和UN等产品认证,在系统方面已经获得北美、澳洲、欧洲等具有较高要求的区域准入。

此外,天合储能还构建了全球一站式的交付系统,形成了“闭环式”属地化的服务支持方案,在中国、欧洲、北美三大系统集成中心协同,赋能生态圈,持续强化全球交付能力,并已经进入收获期。

03

差异化的生态竞争力

如今,储能业务更趋向于一个系统工程。

在宏观系统层面,储能作为能源电力系统的一部分,需要协调跟“源、网、荷、充”的关系,如何跟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打交道,如何与电网协调关系,如何满足工商企业、家庭等用户需求,如何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协同,等等。

在方案形态上,储能作为典型的系统集成,上游还涉及电池、BMS、PCS、EMS等硬件及软件,供应链多元且专业。

在项目开发中,还涉及业主、投资方、金融机构、电网、政府等不同主体,尤其是海外大型储能对融资很敏感,跟金融机构的关系尤为重要。

此外,在项目建设及运维中,还涉及EPC总包、分包、运维、数字化等服务商。

储能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是一项能源资产,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构建一个开放的生态,这样才能将储能的价值发挥更大。

天合光能作为具有光储基因的龙头企业,既整合了光伏、电网、用户等业务资源,还整合了上游PCS、EMS等供应链资源,融合产业链上下游和本地化的产品和资源,形成了开放式的产业生态,构建了差异化的竞争力。

尤其在国内新能源入市政策推出之后,不得再强配储能,风电、光伏发展更加市场化,新型电力系统加速进化,储能业务预计迎来高质量增长,天合光能也有望依托生态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场景纵深、全球联动、生态复杂,天合光能“高举高打”,立足多元化的场景需求,构建了全球化的全周期项目运营能力,并通过开放式产业生态,实现“升维”竞争,摆脱了低层次“内卷”,引领光储价值未来。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行业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