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全国人大代表钱海军: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 助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作者:岑奇阳 唐瑾瑾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5-03-0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认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储能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推进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有序发展是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

钱海军表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和储能发展;全国多地探索完善储能发展机制,通过储能设施的集中建设、统一管理、容量租赁,提高其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近年来,储能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等多种储能形式不断发展成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在走访调研中,我发现相关企业希望通过光伏等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的高效利用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相关政策规划、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储能技术标准研究不断深入,这对于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钱海军说。

钱海军建议,为了更好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须在政策支持、市场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综合举措:

一是完善标准体系,夯实发展基础。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高校、相关行业协会等平台,推动制定覆盖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并网验收、运行检修、安全监测、应急响应等全链条标准,同时积极参与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提升我国在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是优化市场机制,激发产业活力。加快推动新能源、储能参与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深化新型储能在能源安全备用、负荷快速调节等方面的价值体现;探索通过虚拟电厂聚合新能源、储能、负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探索“新能源+储能”一体化价格机制,促进各主体公平承担责任。

三是加强技术研发,突破关键瓶颈。重点突破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长时储能、氢储融合等技术,开展构网型储能应用场景试点示范。发展人工智能预测、智能控制技术在“新能源+储能”模式中的应用,实现电力系统的精准调度和优化运行,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钱海军表示,新型储能是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抢占未来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绿色转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他呼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持续推动新能源与新型储能产业健康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