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全国人大代表李生权:强化底线思维系统观念 统筹能源电力安全和转型

作者:王颂 来源:国家电网报 发布时间:2025-03-0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组织部(人力资源部)主任李生权认为,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要统筹做好能源电力安全和转型。

李生权介绍,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牢记“国之大者”,全力应对极端天气,打赢电力保供攻坚战,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服务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经营区域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6.1%。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电源结构、用电特性、市场机制、外部环境等均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树牢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实现“保安全、保供应、建市场、促转型”的目标。

李生权认为,当前,能源电力安全与转型面临四方面挑战:电力系统平衡支撑能力和调节能力不足矛盾逐步显现,供应保障和协调互动难度增加,电力市场机制有待完善,极端天气频发多发、一次能源供应情况、网络安全风险等因素对电力保供影响不断增大。

李生权提出四方面建议:一要加快提升平衡支撑能力和调节能力,统筹各类顶峰、调峰资源的规模和布局,推动各类常规电源加快并网投产,加大火电灵活性改造力度,加快电力灵活互济工程建设,大力支持抽水蓄能有序发展,引导用户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调峰,提升系统调节能力。二要强化负荷管理措施,用足做实可调节负荷资源,将空调负荷调节作为负荷管理重要措施优先启用,加大企业错峰资源挖掘,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有序充电,持续夯实需求响应措施。三要加强市场建设保障,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电力资源与调节能力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科学调用的长效机制保障,积极推动省间、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建设,新能源和各类调节资源全面入市。四要推动新能源有序友好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合理安排新能源发展规模、布局和时序,分类完善分布式管理细则,推动工商业分布式统一合理纳入调控,完善公平承担调峰调压、事故备用、交叉补贴等社会责任的制度机制,引导新型业态科学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型电力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