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代表委员热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亮报 发布时间:2025-03-12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推动下,汽车产业加速变革。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代表委员纷纷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网联生态、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热点话题建言献策。

雷军代表:

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全国性测验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量产的建议》等五份建议。

雷军建议,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测试验证,加快推进自动驾驶汽车全国性测试验证,力争2025年建立跨区域、跨省份、一体化的便捷互认机制;同时加快量产商用进程,尽快明确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时间预期,力争2026年可支持高速快速路自动驾驶、城市自动驾驶等功能的量产应用;争取2026年前完成设立自动驾驶汽车专属保险,包括交强险、商业险、三责险等,降低自动驾驶汽车推广门槛,维护驾驶人、乘客和行人的权益。

雷军说,目前充电桩、车载硬件、辅助智能终端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如充电桩建设需持续优化布局,汽车生态设备接口不统一,汽车生态配套产品较为匮乏、缺乏统一标准等。

对此,雷军建议:

一是推动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建立统一平台,推动车企和桩企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互联互通,充电桩信息全国统一可查,避免闲置或低效使用;制定统一的超充设备技术标准、通信协议,优先推进新投建、核心商圈以及高速公路等稀缺资源地段的大功率快充桩互联互通。

二是开展车载硬件技术协议标准化建设,有关部门组织行业共同制定汽车车载硬件和终端设备的接口标准、软件通信协议规范,提升生态开发者开发和创新的积极性,增强同类型产品在不同品牌和车型的适配度。

三是鼓励车企开放智能生态,建议国家引导汽车行业借鉴智能家居模式,推进行业内外共同制定车联网的有关技术和标准,实现多场景智能终端产品互联互通。

何小鹏代表:

推动智能出行全方位发展

智能出行正在成为未来出行的新模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瞄准智能出行领域的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小鹏聚焦人形机器人、低速无人驾驶、智能驾驶保险、低空经济四大领域提交四份建议,从技术创新、法规完善、场景应用到保险保障,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停车场等低速环境是自动驾驶的重要应用场景。何小鹏建议,在整车软硬件条件具备并且云端可安全监管的情况下,允许开展停车场无人驾驶低速泊车和低速取车的能力评估和试运营。基于无人化的泊车功能,不仅能为驾驶者带来极大便利,提升停车效率,风险相对可控,更可以为下一阶段自动驾驶的逐步开放做准备,给社会公众以适应和认同的过程,实现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混行的“软着陆”,并且通过审核备案和批量推送的探索,不断优化相关标准,积累管理经验。

就协同创新保险产品、护航智能驾驶发展,何小鹏建议,行业主管部门应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不同级别智能驾驶汽车在事故责任中的划分原则,并出台智能驾驶保险的行业标准和技术指引,为保险公司、车企等相关主体开展智能驾驶保险业务提供清晰、明确的指导和依据,规范智能驾驶保险业务的发展,让大家都有保障敢于智驾,实现智驾平权。

他还建议,鼓励车企与保险公司联合开发适配产品,结合不同技术路线和风险特点,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和保障范围,并通过数据共享优化保险精算模型,把智能驾驶保险和车险结合起来,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加快中国汽车行业向智能汽车领域高质量发展转型。

冯兴亚代表:

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表示,广汽集团在智驾方面的目标是,2025年保持产品智驾体验和智驾技术国内领先,2027年进入全球智驾第一阵营。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责任划分不明确、安全措施缺位等。近期,工信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对强化智能网联汽车研产销用环节进行了规范和要求。

广汽在行业内率先响应,郑重承诺“所有安全投入绝不转嫁用户成本,所有技术升级绝不妥协安全底线”,全力助推行业健康发展。

冯兴亚认为,自动驾驶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智慧交通的重要一环,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重要保障。但关于自动驾驶的立法进程相对滞后。

我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智能驾驶汽车规模化生产,智能驾驶汽车试点上路工作也在2023年11月拉开帷幕,正式上路前迫切需要解决事故责任如何认定及承担的问题。

“我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关于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明确智能驾驶法律责任认定的议案,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条、第76条,增加机器驾驶人定义、责任承担划分等内容,先实现智能驾驶法律层面依据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建议加快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智能驾驶专门法律。”冯兴亚说。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