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人物观点 返回

水电总院院长李昇:我国抽水蓄能已实现全面国产化 装备制造技术不断突破

作者:韩萌 朱萍 莫雅瑄 刘佳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之声 发布时间:2025-03-1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期,我国多地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程加快。抽水蓄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灵活的储能方式,将如何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对此,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台之声广播节目采访,他表示,目前,我国抽水蓄能已实现全面国产化,装备制造技术不断突破。并且我国抽水蓄能还有很大的发展需求空间。下面分享本期总台之声节目完整内容:

近期我国多地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进程加快。抽水蓄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灵活的储能方式,将如何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某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

3月10号,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的句容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顺利投产发电。电站利用高低落差,在用电低谷时把水从下水库抽往上水库,变成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时将势能转化为电能送入电网,实现“水往高处走,电从空中送”。电站运行部值长陈超介绍,电站计划安装6台22.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除已投运的3台机组外,电站其余3台机组仍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计划于今年底全部并入国家电网。届时,每年可发绿电13.5亿度。

陈超:电站全部六台机组投运后,每年可发绿电13.5亿度,消纳低谷和新能源电量18亿度,每年节约标准煤1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9万吨,进一步助力长三角地区的电力保供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抽水蓄能电站运行需要上、下水库存在一定高度的落差。江苏地势平坦,想要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并非易事。国网新源江苏句容抽水蓄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洪春说,工程师们利用上水库等区域挖出的土石,“平地起高楼”,堆出了一座世界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大坝。

陈洪春: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坝高达182.3米,上水库蓄水量1707万立方米,相当于1.2个西湖的蓄水量,创造了多项行业纪录,为国内高负荷平原地区建设抽水蓄能电站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在河南洛阳洛宁县熊耳山地下600米左右,洛宁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发电机组正在加紧安装。电站副总经理 李刚介绍,洛宁抽水蓄能电站的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设计年平均发电量11.91亿度,计划今年底首台机组投产发电,明年底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李刚:建成后将主要承担河南电网的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任务,对增强河南电网调峰能力、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位于甘肃张掖的盘道山抽水蓄能电站也进入关键施工阶段,电站项目工程管理部主任 赵杰介绍,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6.37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85.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7.6万吨。

赵杰:我们今年主要施工节点目标是2号施工支洞和3号施工支洞在6月15号达到贯通条件,上库大坝在9月15号全面达到填筑高程。我们预计在2028年的4月份首台机组安装发电,最终在2029年1月份4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

抽水蓄能是目前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优的大规模储能方式,被称为电网的“超级充电宝”。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综合业务部主任马小琨表示,作为传统的储能技术,抽水蓄能相比于新型储能,具有单机容量大、持续调节时间长、度电成本低、循环利用率高等优势。

马小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波动性,抽水蓄能通过电能和势能的高效转换,可以实时平衡新能源出力与电网负荷需求,从而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对电网带来的冲击;在新能源大发的时段,抽水蓄能也可将富余电力储存起来,避免因电网消纳能力不足而导致弃风弃光现象,从而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抽水蓄能工作原理图

据统计,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已投运装机规模约5800万千瓦,在建及核准待建规模约2亿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根据规划,到2027年,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投运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以上,支撑全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20%。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李昇表示,目前,我国抽水蓄能已实现全面国产化,装备制造技术不断突破。并且我国抽水蓄能还有很大的发展需求空间。

李昇:根据有关研究成果,预计到2035年,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发展需求将达到4亿千瓦以上,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我国仍需有序发展抽水蓄能。从发展趋势来看,不同区域抽水蓄能电站功能差异将会逐步显现,布局在负荷中心附近的抽水蓄能电站,将侧重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提高电力系统整体运行经济性、促进新能源消纳;布局在新能源富集区域的抽水蓄能电站侧重于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外送。

李昇还强调,我国抽水蓄能站点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初步普查可开发资源总量16亿千瓦以上。按照度电成本法,抽水蓄能单位度电储能成本较新型储能低50%以上。“十四五”以来,随着新能源并网规模跃升式发展,抽水蓄能利用小时数稳步提升,服务能源电力转型作用显著。

李昇:发展1亿千瓦抽水蓄能可带动3~5亿千瓦新能源开发,为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抽水蓄能作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器”“调节器”“平衡器”,在提升常规电源开发利用效率、保证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运行、改善用户侧供电质量等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

分享到:

关键字:抽水蓄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