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智能算力与基站 返回

“高原绿电+智能算力”打造青海新增长点

作者:记者 董梓童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5-03-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月26日,我参加了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开工仪式。这个项目对于促进西部地区和大湾区交流协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月6日上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向中外记者开放团组会议。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晓军介绍了不久前刚开工的“明星项目”。

柴达木盆地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平均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部分地区甚至可以达到3500小时以上;年平均风速可达4米/秒,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这让青海成为建设风光大基地的理想地点。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来头不小,是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也是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

吴晓军表示,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中,清洁能源占比达到了75%以上。同时,规划在海拔3000多米建设4台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海拔最高,单机容量最大。这个项目还是第一个跨网运行的项目,特高压外送通道将把电力从青海格尔木运送到广西,跨越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个电网,在全国具有重要示范和代表意义。

吴晓军说,青海发展清洁能源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依托青海得天独厚的“水风光”自然禀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截至2024年底,青海全省电力总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新增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4.6%,青海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清洁能源不仅为青海开辟了新赛道,还给青海带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近年来,青海将清洁能源与数字经济相结合,以“高原绿电+智能算力”创新模式,加快绿色算力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绿色算力产业。

吴晓军指出,青海积极推进绿色算力的发展。阿里巴巴、百度、京东、360、科大讯飞、新华三等一批互联网龙头企业落地青海,形成了智算、超算、模型、训练、应用等一系列各种业态产业集群,成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目前,青海省海东市正加快建设西宁—海东智算超算核心集群,集中打造海东河湟新区省级绿色算力产业集聚示范区和展示窗口,加速绿色算力和绿色电算产业协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海东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华杰介绍,截至2024年底,海东市建成投入的标准机架数增长了2.09倍,算力总规模增长2.85倍。

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吹响了今年青海重大项目建设的“冲锋号”。作为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之一,未来,青海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绿色电力与数字经济联系将愈发紧密,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智能算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