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电力交易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涉及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通过电力交易平台进行的电力买卖活动。随着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虚拟电厂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管理模式,正在改变电力交易的格局。本文将探讨电力交易的基本概念、虚拟电厂的作用及其与电力交易的协同效应。
一、电力交易概述
1. 电力交易的基本概念
电力交易是指电力市场主体之间通过电力交易平台进行的电力买卖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电力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合同交易等。电力现货交易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环节,通过短周期、高频次的交易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电力现货市场通常包括日前市场、日内市场和实时市场,交易时间窗口通常以15分钟至1小时为最小交易单元。
2. 电力交易的类型
电力现货交易:通过竞价方式形成电价并完成交割的市场,通常以日前、日内、实时为交易时间窗口。
电力期货交易:通过金融衍生品对冲价格风险,锁定未来的电价。
合同交易:市场主体之间通过签订长期或短期合同,约定电力供应和价格。
二、虚拟电厂概述
1. 虚拟电厂的定义
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 VPP)是一种利用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将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资源聚合起来,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虚拟电厂不改变每个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方式,而是通过更高层面的软件架构实现多个分布式能源的协调优化运行,能够聚合更大范围的资源。
2. 虚拟电厂的分类
商业型虚拟电厂(CVPP):主要从经济角度进行优化,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经济收益。
技术型虚拟电厂(TVPP):主要从电力系统整体需求出发,提供辅助服务和系统支持。
3. 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
协调控制技术:实现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等资源的协调控制。
靶向精准决策技术:根据电网负荷情况,制定精准的调度策略,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负荷率等目标。
信息通信技术:负责实现虚拟电厂系统内部和外部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智能计量技术:对分布式能源、可控负荷等资源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指令自动分配技术:自动分解电网调控指令,并下发到具体的响应单元执行。
多元资源组合优化技术:优化组合各种资源,实现电能输出最大化和经济性。
三、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的方式
1. 报量报价
虚拟电厂在参与电力交易之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电力交易机构申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提供的电量,并根据发电成本、市场供需情况等因素确定报价。电力交易机构会根据市场参与者的报量报价信息以及电网的运行需求,进行市场出清。电力交易完成后根据中标电价结算。
2. 报量不报价
虚拟电厂只需向电力交易机构申报能够提供的电量,无需提供报价信息。根据预先确定的结算规则,在交易执行完成后进行结算。
3. 不报量不报价
虚拟电厂不向电力交易机构申报电量和报价,而是根据市场信号和自身资源情况,自主决定参与交易的方式和时间。
4. 自调度
虚拟电厂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和市场信号,自主决定发电和用电计划,不需要向电力交易机构申报电量和报价。
四、虚拟电厂的商业模式
1. 服务型商业模式
虚拟电厂通过向电网或用电客户提供辅助服务、需求响应服务、负荷管理服务等获取收益。例如,德国Next Kraftwerke公司聚合数千个分布式能源,为欧洲电网提供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
2. 能源交易型商业模式
虚拟电厂作为电力市场的交易主体,通过售电、购电差价获利。例如,澳大利亚AGL公司,将家庭太阳能和电池储能接入虚拟电厂平台,通过集中调度在电力市场中交易。
3. 平台型商业模式
虚拟电厂提供一个聚合平台,将分散的能源资源聚合并优化运行,同时为资源所有者分成。例如,日本TEPCO公司开发的VPP平台,将社区分布式能源整合,为用户提供电力优化和收益分配服务。
4. 综合能源服务模式
虚拟电厂结合冷、热、电一体化能源服务,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增强客户粘性。例如,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项目,通过虚拟电厂技术实现综合能源供应与优化。
五、实际案例分析
1. 德国Next Kraftwerke
概述:Next Kraftwerke是欧洲最大的虚拟电厂之一,聚合了近1万台分布式能源(光伏、风电、小型水电等)和储能设备,总装机容量超过8GW。
获利方式:
提供频率响应、备用电力等辅助服务。
销售聚合后的电力到现货市场。
协调调度分布式资源,优化收益分配。
2. 澳大利亚AGL虚拟电厂
概述:AGL虚拟电厂聚合了数千台家庭电池储能系统,形成一个虚拟发电站。
获利方式:
储能系统在电价低谷时充电,高峰期放电,利用电价差获利。
协助电网稳定运行,参与调频和需求响应服务。
3. 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平台
概述:通过虚拟电厂技术聚合工业园区的分布式能源和可控负荷,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能源服务。
获利方式:
优化园区内能源成本,降低峰谷电费。
提供碳减排服务,参与碳交易市场。
六、未来趋势
1. 技术发展
人工智能: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负荷预测、优化调度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大数据:帮助虚拟电厂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数据,如用户用电数据、分布式能源发电数据、电网运行数据等。
物联网:实现虚拟电厂与各类终端设备的连接,如分布式能源设备、储能设备、可控负荷设备等。
区块链:用于记录交易数据,保证交易透明性与可信度。
2. 商业模式创新
平台化发展:虚拟电厂运营管理平台将逐渐发展成为“分布式能源之家”,为区域内分布式能源提供全方位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结合冷、热、电一体化能源服务,为客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
3. 市场协同
多市场耦合:电力现货市场将与碳市场、绿证市场、容量市场等深度融合,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能源市场体系。
需求侧深度参与:随着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需求侧资源(如电动汽车、智能家居)将更广泛地参与市场交易,提升系统灵活性。
七、结语
电力交易与虚拟电厂的结合正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虚拟电厂通过聚合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和可控负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稳定性,还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新的盈利模式和商业机会。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虚拟电厂将在电力交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