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价格战之下,中国储能行业仍在加速洗牌,面对正在爆发的海外市场,强强联手、深度合作、优势互补成为必然选择,也将推动行业竞争格局重塑。
15GWh大单背后的“硬实力”
3月17日,广州智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光储能”)携手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辰储能”)在智光综合能源产业园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同意建立2025-2026年度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为15GWh,形成深度的战略合作及同盟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全球低碳能源转型与发展。
这两家均是储能系统、电芯领域的头部企业,都具备科技“硬实力”。
其中,智光储能成立于2018年,是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全球电化学储能领域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技术的倡导者与引领者。
其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可不经过升压变压器,直接与电网连接,电压等级:6kV~35kV,单机容量可达100MW,系统每相由若干个单相储能变流器单元串联叠加,形成高压输出。
级联型高压大容量储能系统效率可达92%,解决了传统低压储能系统效率提升难的问题。采用簇级分割管控和快速SOC自适应均衡技术,全容量区间电池SOC差异小于2%,电池系统容量利用率提高至90%,提升储能电池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新能源电站的经济效益。
目前,智光储能在级联型高压储能系统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70%,客户涵盖国网、南网、五大六小等国内知名央企集团,参与了多项优秀示范项目、首台套项目的建设,具有丰富的项目建设及运维管理经验。
其中公司建设的广东顺德德胜电厂火储调频项目,被列入2020年度国家能源局首批科技创新(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2024年,智光储能深耕产品技术,储能新版图不断扩大,超45个储能项目开工、并网,储能系统新增订单4.1GWh,级联型高压储能产品市场占有率及装机容量均全国第一。
其2024年投运的青海海南州35kV 150MW/600MWh级联型高压储能电站是迄今为止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级联型高压储能电站;内蒙创源合金用户侧构网型储能项目配置构网型级联高压储能系统35kV 91.5MW/366MWh,是国内装机规模最大的用户侧构网型储能系统;清远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二期和三期累计容量超过1GWh,是广东省内储能规模最大的独立储能电站。
另一家企业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是国内头部储能电芯生产商,成立第三年,海辰便交出国内电力储能电池交付项目数量第一和和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第一的漂亮成绩单;第四年,海辰产值突破百亿,跻身全球储能第一阵营和“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五年,海辰产能突破100GWh……
在储能赛道,“快”已经成为海辰储能的特有标签,尤其是在大储领域,海辰产品快速迭代、快速量产、产能快速复制、产品快速交付,屡次刷新“海辰速度”。
成立的5年多的时间里,海辰储能已经成为储能电池领域风头最劲的企业之一, 2023年全球储能电芯总出货量TOP5中海辰储能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老兵们共同进入榜单。
在CESA 储能应用分会2024 中国新型储能锂离子电池企业 TOP20榜单中,海辰排名第三,另外,在2025年以来多家其他机构发布的榜单中,海辰均在前五之列。
面对“电站GWh时代”、长时储能时代的到来,更大容量的储能电芯和系统被认为是降本增效的“法宝”,由此,成为各家企业必争的“战略要地”。
2021年,海辰在行业中第一批量产280Ah电池,2023年,海辰抓住行业主流推出314Ah电池,另外,还在重庆发布了MIC 1130Ah长时储能专用电芯和以该款电芯为基础的20尺6MWh储能电池系统。
2024年12月,海辰储能全球首发∞Power 6.25MWh 2h/4h时空定制大容量储能系统,并宣布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开启全球交付。
当电芯越来越大成为趋势,解锁容量更大的系统架构和集成模式成为行业正在探索的又一个前沿方向。
2024年,海辰储能突破固有的产品思维模式,提出将PACK作为基础产品平台的概念,将Pack之外的模块配置在了20尺集装箱之外,通过解耦系统功能模块,将电、热、控制、消防、功率等强耦合关系转变为弱耦合关系,从而解锁储能电站新形态。
在这种解耦的形态下,可以通过柔性配置不同数量的 ∞Pack 轻松实现 7MWh+,乃至 8MWh+系统产品,在客户需求改变的时候,可以像堆乐高一般的增配相应的功能模块,大幅降低产品的设计和采购成本。
凭借敏锐的战略眼光和快速反应能力,海辰储能成为大容量电芯和系统的持续引领者。
电芯、系统头部企业深度绑定是大势所趋
智光储能与海辰储能的强强联手并非孤立,这是近三年来第四个电芯、系统头部企业深度绑定的案例,也是今年以来第二例。
2月7日,亿纬锂能宣布重磅合作,其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亿纬动力与海博思创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建立2025-2027年度电芯产品战略采购合作关系,预计采购总量为50GWh!
这是海博思创不到两年内与锂电池巨头深度绑定又一个大动作。
2023年8月17日,海博思创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协议,双方就推进储能、光储充、智能制造等多领域达成深度合作,计划未来三年电池产品采购总量不低于50GWh。
从现如今竞争格局看,三者均是储能赛道的“顶流”。
其中,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商,市场份额长期稳居第一;亿纬锂能2024年已经超越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储能电芯供应商;海博思创则是全球领先的储能系统集成商,近两年其系统出货量均居于行业前列;1月27日,海博思创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储能系统集成第一股。
第四个案例则是,2024年7月,光储巨头阳光电源与电池巨头中创新航共同拿下沙特7.8GWh系统和电芯订单,开创了系统集成与电芯强强联合的典范。
除了供应链环节深度绑定,在产品研发上绑定也是一大趋势。
2024年9月,兰钧新能源携手中车株洲所共同推出新一代688Ah储能专用大电芯。
除此之外,中车株洲所牵头,与14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举行了签约仪式,涉及电芯、温控和BMS&EMS三个细分领域。
其中,电芯部分,中车株洲所联合欣旺达、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兰钧新能源联合发布了688Ah大电芯。
对于此次合作,中车株洲所的表示,从系统和部件双维度定义储能系统的未来,共同定义锂电储能发展新技术。
电芯与系统集成深度绑定背后是近几年持续不断地价格战加速了行业洗牌,也推动了国内外市场竞争格局的深刻变化,即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
国内市场看,在国内大规模储能设备招投标市场中,考验着储能设备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中标企业向头部优质企业集中,大规模订单中标者多是行业的头部企业。
国外市场看,出海获得订单的企业范围也逐渐缩窄,多为前期出海已经有一定积累的企业,其中,出海经验以及具备资金、技术、渠道、售后服务支撑等综合实力成为出海企业重要加分项。
自2024年下半年,海外市场出现了多个超级大订单,且多为头部企业获得,储能领域马太效应越来越强烈。
剑指海外!强协同、开新局
强强联合、深度合作成为储能企业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举措,加速出海,打造新的“护城河”是必然选择。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储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收获的储能订单总量突破205.69GWh,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海外大储市场多点爆发,新兴市场快速崛起,GWh级别的订单释放成为常态。
进入2025年,海外储能市场热度依旧不减,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阿特斯、海辰储能、东方日升储能、天合储能、南都电源、力神电池等企业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共斩获了20个储能订单,规模达68.51GWh,超过了去年全年中国企业在海外订单总额的四份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澳洲、欧洲、中东、南亚、东亚等市场潜能加速释放,尤其是日本、印度、阿联酋、沙特、希腊等“黑马”市场未来可期。
电芯巨头与系统巨头的合作均强调了开拓海外市场。
与海辰的合作中,智光电气总裁兼智光储能董事长姜新宇在战略合作展望中指出,在全球储能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超30%的产业风口下,智光储能依托母公司26年电力电子技术研究与产业积淀,在行业内研发成功并积极倡导级联型高压直挂大容量储能技术,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海外业务;而海辰储能在储能电芯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优势,积极布局海外产业,与智光恰好形成战略互补。
资料显示,2023年,智光电气制定了出海策略,目前,智光电气非洲光储微网项目、欧洲大型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等成为其海外市场典型案例。
2024年4月,智光储能发布了海外版工商储新品——3.4MW/6.8MWh集装箱液冷储能系统及186kW/372kWh液冷工商业一体机。
海辰储能则针对海外新兴市场多点发力,其中在北美市场,2023年,与美国的投资组合公司Perfect Power、美国储能服务商FlexGen签署协议,前者达成1GWh储能产品供货协议,后者订单量达10GWh。
另外,2024年9月,海辰还在美国首发4小时6.25MWh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2024年以来,海辰储能频频收获海外订单,包括从Powin手里拿下的5GWh储能电池大单,与Jupiter Power签订的3GWh电池储能系统合作等。
今年1月,其与三星集团旗下三星物产(Sumsung C&T)达成合作,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总容量约10GWh的储能系统项目合作。
三星物产是新能源行业全球领先的EPC与开发商之一,触角涉及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能源化工机械贸易,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投资开发领域,代表作包括世界最高建筑迪拜塔、马来西亚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双子塔”,以及台北“101大楼”等,海外资源非常丰富。
与三星物产的合作,海辰储能有望加速其在中东、东南亚等区域的全球性布局。
针对正在爆发的中东市场,海辰在产品策略上也有侧重,研发了针对沙漠应用场景的系列液冷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还与当地合作伙伴在沙特阿拉伯建立第一家BESS工厂,年产能5GWh。
另外两对电芯、系统巨头的合作也均瞄准了海外市场。
与亿纬的合作中,海博思创在公告里提到,双方承诺以国内市场合作为基础,协同开拓海外市场业务,并积极探索在产能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应对未来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与宁德时代的合作中,海博思创在公告里提到,希望双方的合作能更加深入,在海外市场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
海博思创的主要优势在国内市场,其已与国内行业众多下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发展和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尽管海博也在发力国际市场,但入局相对较晚,2024年1-6月,其实现境外储能系统收入904.22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仅为0.25%。
而亿纬、宁德在海外市场经营多年,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资源,对于正在崛起海外新兴市场,这两家企业也是频频攻城略地。
2024年,亿纬锂能先后与Powin、AESI等海外储能系统集成商签订了15 GWh与19.5 GWh的储能电芯供应协议。
宁德时代则成为阿联酋国际可再生能源公司Masdar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的首选承包商和供应商名单,将为该项目提供总容量达19GWh的储能系统,这一订单已超越此前特斯拉Megapack在2024年7月斩获的15.3GWh系统订单额,成为目前全球储能系统领域最大一笔订单。
与上述两家锂电池巨头的合作,海博思创能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前者可以借助后者在国内市场的优势地位加强在国内市场的占领,后者则可以通过优质电池厂商的产品保障系统产品的质量,也能够借助其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加速出海进程。